睇樓鎖定 北高雄區

睇樓鎖定 北高雄區

【林大正╱高雄報導】舊稱「打狗」的高雄市,過去以鋼鐵、造船、水泥、加工出口等重工、製造業起家,是台灣的工業之鄉;高雄港更一度成為全球第3大貨櫃港。近10年來隨著產業外移、人口流失,加上過去重北輕南的發展,高雄缺乏新產業帶動下,樓市蕭條沈寂,直到近年來內有重大建設、外有兩岸持續氣氛改善,高雄已漸漸蛻變。
高雄市面積約153平方公里,行政區大致呈東西窄、南北長格局。人口約150萬,緯度、氣溫與香港略同。2007年1月高鐵和2008年3月高雄捷運紅線先後通車,吸引不少中北部客層南下買樓,總統大選後更傳出不少外資鎖定像地標85國際大樓等標的暗中佈局,讓近2年大高雄樓市急遽增溫。

緯度氣溫似香港

南、北高雄約略以高雄火車站、建國路一帶為界。樓市上北高雄多以住宅區為主;包括透天別墅、大樓豪宅,以佔地41公頃的美術館園區綠地為富豪首選。2009年即將舉辦世界運動會,新建的巨蛋主場館旁的漢神百貨,與高鐵左營站旁興建中的新光三越百貨,將成為北高雄未來2大商圈;附近店面與大樓,吸引不少投資客卡位。
捷運通車僅僅3個月,不僅串連高鐵與空港,沿途聚攏的商圈效益已逐漸發酵。除了北高雄即將成型的2個商圈;南高雄最熱鬧成熟的三多商圈、往南延續到大型量販店及凱旋站附近的夢時代摩天輪shoppingmall,每逢假日便吸引大量鄰近縣市民眾前來消費。
產業外移造成人口出走,一度讓高雄樓市陷入蕭條,隨著北高雄新地標與商圈陸續成型;南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高雄自由貿易與生態港的規劃,迎接2009年世運會主辦城市,高雄正走向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