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羊肉的時候,旁邊一位朋友說他不吃羊肉,因為怕羶。
另一位朋友說,聽說愛吃羊肉的人,越羶的羊肉越覺得好吃。
我糾正他:愛吃羊肉的人,喜歡的是羊肉味,而不是羶味,說羊肉羶味越重越好吃,那是不明所以的人,弄錯了。
於是他們就問羊肉味和羊肉羶味的分別在哪裏?
我想起一個比較絕對例子,先不說羊肉,說人肉。
人肉,應該是有人肉味的。我們應該都喜歡真正的人肉味,不然的話,我們也不會那麼喜歡肌膚之親了。
但是,一個人如果身有異味的話,那又另當別論,起碼,一個人大家都嫌他身有異味的話,而再有人喜歡這身人肉,也是異數了。
有異味的人肉,少數是先天性的,多數則是因為食物和環境造成的。
比如從前貧窮的山東農民,冬天身上只有一件空心棉襖,天天吃大葱大蒜,幹活幹得一身大汗,都包裹在那件棉襖裏,又不能脫,一脫赤膊,會受凉。於是天天這麼捂汗,長年累月不洗澡,葱蒜味隨汗分泌,亁了又濕,濕了又亁,這一身人肉,就羶了。
這就是羶味,不是人肉本味,人人都喜歡人肉味,但肯定不是人人都喜歡這位農民兄弟身上那股羶臭味,但那也是人肉呀!這時候,如果一個人跑出來表示喜歡人肉,說人肉越羶越好,你一定會笑他不明所以。
人肉如此,羊肉也如此。明天,我們就說說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