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交通諮詢委員會原則上同意的士以「短途加、長途減」的方式調整收費,市區的士團體將在下周四與運輸署開會商討加價,業界期望今年內盡快實施,預計六成半的士乘客每程將需多付2元;只有不足一成長途客車費可獲減少8%至18%。 記者:麥志榮
交諮會完成的士營運檢討,主席鄭若驊昨在記者會表示,的士現時收費結構是落旗收費較高,之後收費劃一,近年偏遠的郊區已發展,長途的士車程比以前多,的士八折黨因此有生存空間,交諮會建議改變的士收費結構,落旗收費維持較高,但之後收費按路程遞減,但短、中及長途車費的具體調整方案,應由的士業按市場情況自行達成共識,交諮會不宜強加調整幅度在司機身上。
可減乘客議價要求
對於的士業要求立法禁止乘客議價,鄭若驊表示,新收費模式可減少乘客議價的要求,應可收打擊八折黨之效。現時法例已保障的士司機可以拒絕乘客議價,警方意見也認為要檢控議價的乘客,執法及舉證都有困難。外國多個城市都無立例禁止乘客議價,「如果口頭問一問都要刑事制裁,會嚇旅客一跳」。另外,交諮會認為的士應提供個人化服務,所以不贊成「泥鯭的士」合法化。
現時市區的士業就「短加長減」已提出兩個主流方案,兩者均提出落旗首兩公里由現時16元加至18元,但之後長途的減價幅度則未達共識。交諮會的資料顯示,現時市區的士約六成半的乘客都是乘搭4公里或以下的車程;約兩成半乘客乘搭4至10公里車程;乘搭10公里以上長途車的乘客不足一成。換言之,的士調整收費後,六成半乘客至少每程需多付兩元車費,只有不足一成乘客可獲8%至18%的減幅。
的士同業聯會主席梁紹昌表示,他們已決定進一步調低長途的減幅,由13公里起減至每跳1元,希望下周能與主張另一方案的的士團體達成共識,今年內盡快調整收費。
的士團體責只治標
的士車行車主協會常務副主席吳坤成表示,大部份新界的士已就調整收費達成共識,下周會正式向運輸署申請,落旗會調整至15元,主要是彌補燃料成本的上漲,其實不算是加價。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會主任杜燊棠批評交諮會是「縮頭烏龜」,無能力解決折頭黨問題,改變收費結構治標不治本,「我哋收八折,佢哋(折頭黨)就會減到七折,犯法就豐衣足食,合法就抵你死!」
的士收費「短加長減」建議
-市區的士-
‧方案一
落旗首2公里:由16元加至18元
之後收費:之後跳錶至9公里,每跳1.4元維持不變,10公里起每跳減至1元
‧方案二
落旗首2公里:由16元加至18元
之後收費:之後跳錶至12公里,每跳由1.4元加至1.5元,13公里起每跳減至1元
-新界的士-
落旗首2公里:由13.5元加至15元
之後收費:之後跳錶至9公里,每跳1.2元維持不變,10公里起每跳減至1元
資料來源:的士業
市民反應
口岸擬設定額收費的士
【本報訊】運輸署正計劃因應交諮會的建議,試驗在機場、落馬洲及深港西部通道等邊境口岸設立返回市區的「專線的士」,接載乘客到固定的目的地,收取比正常錶價低的定額收費。的士業估計,若設立機場專線的士到旺角,車資只需200元,約等如八折收費。
交諮會公共交通服務小組委員會主席詹志勇表示,外國不少機場都有提供定線及定額收費的士服務,的士站會有告示或服務員通知旅客確實的士收費。
途中不能再上客
定線行走的士會維持個人化服務,中途不可再上客,不會變相成為泥鯭的士。
詹志勇表示,交諮會提出一系列改善的士服務的建議,包括建議的士業界引入豪華的士服務,的士車廂內的座椅及設備都較一般的士豪華,收費也比一般的士高,開拓更多客源;交諮會又認為可放寬的士必須用石油氣作燃料的限制,讓業界引入更多可供輪椅上落的的士車種。為改善的士司機的服務態度,交諮會建議設計時間更短的培訓課程,鼓勵司機修讀;同時設計一款特別的優秀的士司機證,讓獲選的優秀的士司機可以在車上展示。
你的意見?
●你對的士短途加價長途減費是否覺得合理,你認為加價幅度應該多少?
●你認為新收費實施後,能否杜絕八折黨出現?為甚麼?
請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或傳真至:23703283或發短訊至:60107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