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乞人憎(一) - 鄧達智

點解乞人憎(一) - 鄧達智

不常去日本,除了公事恆常往返內地;有空,歐洲或另一些更exotic地段相對更具吸引力。
香港人最熱渡假點:泰國及日本,前者在二十年前有一定吸引力,今天不單明顯泰人的笑容商業化,更甚已然收起;佛味?幾乎是一種花巧!再說購物,身邊物質減半再減半也嫌太多,老遠飛去掃貨?一些朋友家大半空間用作擺貨,人睡到廁所邊;最珍最貴的貨,就是無物的空間。日本一般為我留下極佳印象,不是設計,不是fashion,不是食物……再沒有另一個民族如此自覺自制如此安靜(當然不要見到他們醉酒)。首次隨我到日本來自英國的外甥女笑說:「連流浪漢爬入紙皮國度也先將鞋子脫下置於紙牆外面……」也是第一次遊日本來自加拿大的侄兒說:「再沒有另一個國家如此亁淨……」
四分一個世紀前我首次來日本,正值大和民族國富家強最鼎盛的歲月,許是自己剛從Post-Punk,Neo-Romantic的創意之都倫敦回來,見慣一片黑一片拖地的Georgian風格,東京並未在時裝方面讓我醉倒;倒是一月中旬清水寺下清水坂小小串燒粉糰店子一殼清酒,看紙窗外黃昏泛雨轉飄雪,那一刻成為人生千百旅程其一之永恆。
一段歲月,長週末也飛到日本過。過去數年走動不太勤,反而從中看到一些從前走漏眼與今天新變動。
朋友居住日本多年比較了解她的變更,給我預警:「經濟元氣未復,除東京外,其他城市的建設要看得客觀點……」
在大阪關西機場乘無人駕駛單軌車,內邊油漆脫落極殘樣,對日本有一定要求的人不會沒輕輕震驚,然而印象輕過,肯定沒有自己在東京遇到一些負面小插曲難過。
新宿站西口;「思出橫丁」,歷史悠久大牌檔區,多年前初嘗炭燒鰻魚飯,入魔,一吃五碗之處。愛它夠街坊。久未來,特意領着家中小朋友嘗一番感受……進入「寶來家」炭火串燒店,明顯不是日本人的侍應問:「是日本人嘛?」說着英語的我們其一是鬼妹當然不是。他答:「恕不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