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美國大選<br>贏總統提名撼麥凱恩 奧巴馬下戰書

08美國大選
贏總統提名撼麥凱恩 奧巴馬下戰書

「今晚是一個歷史旅程的終結,也是新旅程的開始……全賴你們,我可以站在這裏宣佈,我將成為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經過五個月和54場漫長的提名戰,美國民主黨的奧巴馬(BarackObama)前天(周二)在贏得蒙大拿州初選,得到50多名超級代表歸邊支持下,終於宣佈取得足夠票數,贏得黨內總統提名,成為美國史上首位黑人總統候選人,寫下歷史。總統喬治布殊亦恭賀他勝出。贏得提名,他立即下戰書,挑戰共和黨準總統候選人麥凱恩(JohnMcCain)。

民主黨在蒙大拿州和南達科他州最後兩場初選,跟過去連場初選一樣,奧巴馬和希拉莉鬥得難分難解,各下一城。奧巴馬在兩州共取14張全國代表票,但在前總統卡特(JimmyCarter)等50多名超級代表西瓜偎大邊的表態支持下,他終於一舉超越贏得提名所需的2,118票門檻。美聯社統計,奧巴馬已取得2,154票,希拉莉得1,919.5票。在南達科他州勝出的希拉莉恭賀奧巴馬勝出蒙大拿州但仍未認輸。

30分鐘演說掌聲中斷32次

最後兩場初選結束,奧巴馬在共和黨9月舉行大會提名總統候選人的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St.Paul),舉行集會發表勝利宣言。在場內17,000名、場外19,000支持者喝采聲下,奧巴馬和穿上紫裙的妻子米歇爾(Michelle)緩緩入場,向大家揮手,然後發表30多分鐘演說,其間32次掌聲中斷,激動的民眾更上前抱緊奧巴馬。

奧巴馬夫婦進入會場,支持者都興高采烈地拍手歡迎。美聯社

「美國,這是我們的契機」

在美國二百多年的歷史中,黑人曾被奴役、被隔離、被肆意殺害,如今終於誕生一位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形容這是歷史時刻,「美國,這是我們的契機。這是我們的時刻。我們要揭開新一頁,告別過往的政策。此刻,我們要為新挑戰帶來新思維,為所愛的國家提供新方向。」
奧巴馬締造歷史,也有風度讚揚力爭成為美國首位女總統的希拉莉創造歷史,修補兩人惡鬥過後的傷痕,拉攏她的支持者。「她的堅強、她的勇氣和對理念的堅持,激勵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心。」他陣營曾傳出會讓希拉莉做醫療部長主導醫療改革,他也留下合作伏筆:「我們終會贏得全國醫療計劃的戰役,她(希拉莉)將會是勝仗的重心。」

批評麥凱恩複製布殊政策

讚揚了希拉莉,46歲的奧巴馬立即將矛頭指向71歲的大選對手麥凱恩。他批評,麥凱恩在伊拉克撤兵、解決貧富懸殊等立場上,「95%和總統喬治布殊(GeorgeBush)相同」,「麥凱恩嘗試和總統喬治布殊撇清關係,談論跨黨派或中立,但改變不屬於他們。」
麥凱恩否認自己只會複製喬治布殊的政策,又炮轟奧巴馬經驗不足。針對奧巴馬提出和伊朗、北韓改善關係,他說:「美國人要認真考慮,他們是否要選上一位跟古巴和北韓等暴君打交道的總統。」又說:「這位年輕人有太多的不正確觀念。」他帶來的將是「錯誤的改變」。兩人將於今年11月決高下,據RealClearPolitics民意調查,奧巴馬獲46.3%支持,麥凱恩則為45.2%。若奧巴馬當選總統,他將是美國史上第五年輕的總統。他回顧前任民主黨總統小羅斯福、杜魯門和甘迺廸,揚言「美國要繼續領導自由世界」,要恢復美國作為人類最後希望的美好形象。
美聯社/路透社/美國霍士新聞

奧巴馬挑戰白宮五件事

‧1.重新定位:出廣告或演講,重新強調自己的強項,並回應初選期間所受的批評
‧2.將麥凱恩定性:麥凱恩近日不斷批評他,有必要還擊,指出麥凱恩支持伊拉克戰爭、想保留富人減稅、經常轉軚,並帶出年紀大的問題
‧3.與希拉莉修好:給希拉莉開出某些政治支票,換取她和克林頓助選,以免流失希拉莉支持者的選票
‧4.團結全黨:討好投希拉莉票的社群,特別是藍領階層和長者
‧5.無視惡意攻擊:準備好面對種族謾罵、譏諷他名字與拉登相近的閒言閒語,甚至死亡威脅
英國《衞報》

民主黨初選結果

民主黨初選前天正式結束,希拉莉聲稱,在3,400萬投票選民中,取得近1,800萬張普選票,但由於她未能取得2,118張黨代表票,奧巴馬則成為黨內首位黑人總統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