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液洗私處損保護膜

沐浴液洗私處損保護膜

【本報訊】女士每日花上不少時間與金錢護理嬌嫩的面部肌膚,但一項調查發現女士往往忽略護理自己的私處皮膚。有皮膚科醫生指出,女性私處皮膚的酸鹼值與其他部位皮膚不同,若長期只使用沐浴液潔淨私處,一旦破壞皮膚的酸性保護膜,令細菌有機可乘入侵,並引發慢性發炎,私處皮膚因痕癢及受損,嚴重可影響性行為。

易被細菌真菌入侵

一項由賽諾菲安萬特製藥集團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進行的調查,訪問501名18至60歲的本港女性,發現11%受訪者在過去三3個月內,均沒有使用護理物品護理私處。研究又發現受訪者過去三個月用於面部護理的每月平均開支近900元,約為用於護理私處的開支112元的8倍。負責研究的統籌員彭家麗指出,不足三成受訪者認為護理私處最為重要,相反六成人認為面部護理最重要,反映本港女性對私處護理的關注不足。
皮膚科專科醫生何家強指出,頭皮及手腳等部位的皮膚酸鹼值介乎pH5.2至5.8,但女性私處皮膚則介乎Ph3.8至4.2,即酸度比較高。他說,現時市面大部份沐浴液的酸鹼值約為pH5.5,故女士若長期使用沐浴液清潔私處,會破壞皮膚天然酸性,未能在皮膚表面形成保護膜,增加細菌及真菌,例如念珠菌等入侵下體的風險。
何家強建議女士選擇透氣度高的棉質內褲、盡量不要穿緊身褲,並選擇合適的女性衞生潔膚液,每天清潔外陰等皮膚位置,可減低慢性發炎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