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所有創造奇才一樣,聖羅蘭也是雙面人。」聖羅蘭的終生同性夥伴貝爾熱(PierreBerge)說。在人前,他是光芒閃爍的時裝奇才。在人後,他天生害羞內向,加上同性戀取向,令他飽嚐抑鬱孤獨,長期借助毒品酒精麻醉自己。
少年時期受盡欺凌
1936年,聖羅蘭在法國殖民統治下的阿爾及利亞(Algeria)出生。律師父親一直希望這個獨子子承父業,但小小聖羅蘭顯然更受母親影響,自小鍾情時裝,十多歲開始給母親、兩個妹妹甚至妹妹的公仔,設計衣服。他對時裝的天才橫溢,這時已見端倪。
愛縫紉,不愛運動,體形瘦弱,個性敏感纖細,加上同性戀傾向,這樣的少年,在學校自然受盡欺凌。17歲那年,他帶着豐富的作品紀錄,到時裝之都巴黎闖天下,很快就遇上伯樂。他在設計比賽奪魁,18歲就得到ChristianDior賞識,收為助手。三年後Dior猝逝,聖羅蘭負起領導Dior時裝王國的重任。
1960年,聖羅蘭被強徵入伍,到阿爾及利亞打爭取獨立的叛軍,兩周後就精神崩潰,要送進巴黎精神病院,入伍兩個月就免去兵役。這段日子影響他的一生,他多年後說過,患抑鬱症、染上酗酒吸毒濫藥惡習,就是當年被關進精神病院、被迫服各種藥的後遺症。
之前在派對中邂逅聖羅蘭的藝術品商人貝爾熱,知道聖羅蘭入住精神病院後,千方百計說服院方讓他親自照顧意中人,終於助他康復過來。兩人在1961年開始同居,並且攜手創立YSL時裝王國。
事業成功,但聖羅蘭並不快樂。而他和貝爾熱的關係暴烈,這一秒如膠似漆,下一刻變成世紀大戰。終於在1986年分開,不過貝爾熱到最後仍是他的好朋友和生意上的好拍檔。
聖羅蘭始終被抑鬱所困擾,後來更沉淪毒海,迷戀杯中物,以至到80年代後期,他的健康成為焦點,時裝甚至有報道指他患上世紀絕症愛滋病。但聖羅蘭每次都如期展示新作品,一次又一次在天橋上贏得驚喜讚嘆。
2002年,YSL成立40周年,聖羅蘭推出最後一個系列,宣佈退休,因為他對過度商業化的時裝界已經灰心。「高貴和優美,已經被放逐。」他說。這六年來,他過着隱居生活,據說從未再拿起筆創作,一向不看報紙不聽收音機的他,變得更加孤僻,除了三五知己,其他人都失去聯絡。時裝皇帝,在高處,原來不勝孤獨。
美國《紐約時報》/路透社/英國《衞報》/《每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