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上) - 李純恩

端午節(上) - 李純恩

上海電視台到香港來拍端午節特備節目,他們問我香港端午節有什麼特色。
我說還好香港有賽龍舟,不然,也真沒有什麼特色好說了。
糭子呢?他們問。
糭子其實跟月餅一樣,節前兩個月都做廣告,有得賣了。一路吃下來,真正應節時,倒又不會大吃特吃了。
有人在門前插菖蒲嗎?
你這是在說掌故了。我笑着說。
其實,上海也一樣,大城市,到了今天,端午節除了放假─今年端午節第一次成為國定假日─就是吃吃糭子,沒什麼別的玩法。
將端午節當成一件大事,那是以前農村的事。
江南農村,端午節一早開始就熱鬧,家家門前插菖蒲,大人們喝雄黃酒,酒喝完了,杯底留着渾渾黃黃的沉澱物,用手指蘸了,往男孩額前畫去,三橫一豎,寫出個「王」字,那小男孩便虎虎生威了。
晌午到打穀場上去看大戲,戲碼年年都演白蛇傳。當白娘娘喝了雄黃酒,變成一條大白蛇,隨着急促的鼓聲在台上翻滾起來,台上觀眾驚心動魄,嚇煞脫了。
這樣的端陽節,香港,上海這樣的地方哪裏還找得着?
你去拍賽龍舟吧,這是香港端陽特色。我說。
糭子還是要拍的,他們堅持。
這好辦。於是我就帶他們去拍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