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大學醫學院爆出學術研究造假事件,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許志堅上月發表有關治療慢性血癌藥物副作用的論文,但論文虛構參與研究的病人數目,許已即時辭職。經常與許志堅聯名發表論文的港大肝炎專家廖家傑,是該論文的負責人。院方正研究翻查有關作者以往的論文。
登國際刊物網上版
據悉,上月國際學術期刊《Hepatology》網上版,發表許志堅一篇有關治療慢性血癌新藥的研究,文章指跟進約120名服藥病人,當中6人乙型肝炎復發,認為該藥的副作用可能會引起乙肝復發。文章共有13名作者,許志堅是首名作者,即主要研究人員,其餘包括港大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醫學院院長梁憲孫、內科學系腸胃及肝臟科副教授廖家傑。
據悉,藥廠發現研究數據有問題,因該藥推出至今只有數十人曾服用,藥廠向其中一名作者查詢,事件驚動醫學院高層,並展開調查,有人承認研究是虛構。調查期間有論文作者指不知名字被擅自加入論文;但亦有作者曾傳閱論文,確認內容,同意發表。上述論文的「通訊作者」是廖家傑。有教授表示,通訊作者是論文的負責人,要監督研究,若證實論文造假,大學有責任翻查通訊作者及造假的作者過去五年每份論文的真偽。
事件曝光後已辭職
醫學院發言人表示,已安排獨立人士調查,發現論文的數據及病人數目有問題,一位研究人員未獲其餘作者同意下,擅用多位作者名字提交論文,提交前也未有給予其他作者審閱。院方已即時向該期刊要求撤回該份論文,正研究是否翻查該人員以往的論文。該研究人員已辭職。本報昨未能聯絡許志堅,廖家傑未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