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歲的張先生三星期前在內地趕搭飛機時,在登機大堂從幾級樓梯上跳到地面,匆忙間右腳足踝扭傷,劇痛無比。他以為只是一般「拗柴」,數天後以鄉間的獨門敷料敷着患處,但兩周後不但未見好轉,患處更異常紅腫。回港後,接受骨科專科醫生診斷,發現病情並非只是「拗柴」般簡單,患處不但跟骨(腳踭位置)爆裂,而且因在樓梯上一躍而下的衝力過大,令背部胸椎也有輕微骨折,這正是骨科中由高處躍下受傷的典型病例。
亂塗抹藥油感染惡菌
相信不少人也有「拗柴」經驗,其實「拗柴」一般是指足踝扭傷(AnkleSprain),即是扭傷腳部韌帶。輕微的足踝扭傷會令關節活動時出現疼痛,嚴重者會有韌帶斷裂,甚至出現關節發炎、腫脹等問題。足踝扭傷所引致的腫痛有機會蔓延至腳趾及小腿,數天後患處附近更會有瘀血出現。
扭傷足踝時,病者可能未必察覺到病情的嚴重性,或自行以敷料或藥油塗抹受傷部位,不但有機會引致皮膚過敏或灼傷,嚴重可導致細菌感染。曾經有足踝扭傷病人因為自行在傷口上塗抹藥油及敷料,而受到惡菌感染,需接受植皮手術及抗生素治療,才得以治癒。
事實上,鑑於每次足踝扭傷的受傷程度和位置都有所不同,扭傷後應停止活動患處,如情況輕微,即以具彈性的繃帶包紮,並用冰塊敷在受傷的部位15至20分鐘,讓血管收縮、減少出血,達至消腫之效。
若懷疑傷及骨骼,或扭傷後經一段時間仍不能站立,便應立即求診,檢查患處有否出現骨折或韌帶斷裂等問題。一般估計約10%的人在足踝扭傷後會有骨折情況,一般骨折的位置包括腓骨末端及蹠骨(即連接着趾骨的腳掌骨)等。因此足踝扭傷後,應接受適當護理及檢查,以免因延遲治療,增加患上併發症風險。
撰文:骨科專科醫生高拔萃
逢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