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世界 - 塵翎

真實世界 - 塵翎

看今期內地《財經》雜誌的汶川地震專集,翻至內頁一張圖片,說不出話來:兩個上課中的女孩給倒下來的瓦礫當場壓死,以致肢體的動作還保留着一種學習中的狀態,手裏仍握着筆,畫面的構圖驚人地對稱,兩個身體分別折叠屈曲成完美的九十度直角。不由得問,有需要慘得那麼美嗎?或者,有需要美得那麼慘嗎?
美國著名戰地攝影記者納赫特韋(JamesNatchtwey),走過許多災難現場,親睹各式各樣人間慘劇,用鏡頭記錄地獄的瞬間,獲獎無數。可是,他的照片總帶有一種難以言說的美感,比如在戰火熊熊的薩拉熱窩,危城火紅如煉獄,他按下快門卻提煉出有如宗教油畫的圖片,瀰漫末世詩意。有人批評他藉着災難蓄意營造這種美感風格,從地獄回來的使者答:這種事情怎麼可以蓄意經營,它(被拍攝物)就在那裏,我只是按下快門,沒有選擇。
評論家桑塔格(SusanSontag)也寫過,法西斯的美學令人着迷,這是無法迴避的事實。真實世界便是如此,最善與最惡交纏,希望與絕望同在,悲傷與歡樂跳舞。
日本曾擬派出自衞隊軍機運送救援物資到四川災區,一些中國人感情上接受不了。這是將會不斷循環出現的現代課題,容與道德無關,而僅是現實的直接投影:殺人機器也可是救人機器,反之亦然。
這就是真實世界,這就是真實人生,悲喜交集,有陽光有暗影,只有勇敢面對,而通常,冇得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