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消息指,今年來已有近30家房地產公司透過定向增發資產置換方式「借殼」上市,進一步引證內地房產商缺水情況越趨嚴重。緊縮財政政策已為房產商帶來資金壓力,而為獲得更多融資渠道,財務狀況較差的ST股,遂成為借殼最佳對象。
雖然內房股近日表現回勇,但行業面對的壓力恐難消除。《中國證券報》引述業界人士指出,上半年緊縮財政政策和銷情轉差令發展商融資渠道減少,通過借殼便可用較低成本盡快在資本市場融資。
上市後有機會融資
據統計,約30家獲發展商垂青的上市企業當中,有15家屬於ST股(連蝕兩年、並須進行特別處理的股票)。國信證券指出,房地產公司通過借殼進入資本市場,雖然未必很快能融資,但長遠看總有機會。
據資料顯示,在今年首季,實力最強的30隻滬深內房股平均資產負債比率為63.07%,與去年相同,反映資金緊絀情況未有改善。另一方面,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強調要限制對外資投資房地產領域的信貸投放,禁止違反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發放貸款,市場預期這進一步減弱內地樓市的動力,亦可能窒礙上海房產開發進度。
記者:杜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