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憑着一件外套、一杯清水,和一顆「同理心」,一名當差12年的女警用了45分鐘,勸服一名危坐簷篷上的婦人打消跳樓自殺的念頭。 記者:梁偉權
企圖跳樓的婦人姓明,50歲,與姓胡丈夫和兩名兒子同住柴灣樂軒臺三座二樓一單位,據胡先生說,其妻子因遺傳而有抑鬱症已20年,現時仍然要定期覆診和服藥。昨日中午12時許,她在家中與丈夫因一些家庭瑣事爭執,其間,女事主情緒激動在睡房攀出窗外,危坐在一樓的冷氣機簷篷頂上,家人勸喻無效報警。
隔窗游說達45分鐘
警方及消防員接報到場展開戒備,消防員在對上三樓窗門伺機行動,警方則派出一名姓姚的女警負責游說,女警站在單位內探頭出窗外與女事主展開對話,起初女事主不時哭哭啼啼,一時又躺在簷篷頂上,並向女警表示以前曾多次想過自殺,曾經去過海邊想跳海,又去過天台企圖跳樓。
女警問女事主有沒有覺得凍,女事主表示有一些,女警於是向她遞上一件外套;又見她哭得好像有點口亁,於是又遞給一杯水。雙方談了約45分鐘後,女警見女事主態度有些軟化,便說:「你都因為病啫,你都唔想嘅,不如返入嚟先啦!」女事主終於打消死念,伸手給女警捉住,再由樓上的消防員縋繩而下,協助女事主返回單位內,再送院檢驗。
據稱,姓姚女警當差12年,亦曾有多次勸服企圖跳樓事主的經驗,她說:「都係職責啫!」她表示在學堂學過一些談判技巧,而她使用的方法在心理學上叫做「同理心」,即時將自己代入苦主的角色作勸導。
疑樓上噪音致病發
跳樓事件解決後,女事主丈夫胡先生將妻子病發企圖跳樓一事,歸咎於樓上住戶經常發出噪音所致。他說,近幾年樓上經常發出大力行路和蹦跳的噪音,有時連吊燈都被震至發出聲響,「正常人都頂唔住啦,何況我老婆有病!」胡先生謂,他曾向管理處和警方投訴,又曾親自向樓上住戶要求他們減少噪音,但都不得要領,並遭對方揶揄:「錄音啦,報警囉!」胡先生表示感到萬般無奈,今次事件後他再向警方作出投訴,警方答應會替他向樓上住戶反映。
溝通技巧:警員必修「同理心」
一名女警昨日利用「同理心」拯救了一名企圖跳樓的婦人,其實「同理心」(empathy)是心理學術語,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技巧,是警員受訓期間其中一個必修學科,讓警員在執勤期間可以適當運用於工作,小至平日與市民接觸,大至游說企圖自殺的事主,甚至是挾持人質的罪犯等。
站對方立場去想
簡單來說,「同理心」就是將心比心,站在對方立場去想,設身處地去感受,去體諒對方,爭取對方信任,從而在說話中打動對方,令對方打消死念或棄械投降。
在心理學上,「同理心」的技巧不只是要確實聆聽對方的說話;還要包括對方話中的感受,真正的與他共鳴;同時必須要有反應,而反應的方式是要令對方知道有人確實聽到他所說的話,令對方信任你而達到溝通的作用。也就是聆聽、感受和反應三個必要條件。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