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躁狂症 - 陶傑

震後躁狂症 - 陶傑

地震災民,從瓦礫救出來,都要從事「心理輔導」,但現在中國的心理輔導專家太少了,不敷市場需求。
因為需要心理輔導的,不止是截了肢的傷者和孤兒,更需要心理輔導的,是億萬在電視機前看了地震新聞的觀眾。他們患的是「震後躁狂症」。
地震完了,餘震也過去了,但震後躁狂症的病患者,還在歇斯底里咆哮不住。震後躁狂症的病人,在尋找傷者之後,眼睛睜得大大的,脖子的血筋現得青青的,開始在他們中間搜索敵人。
首先是「中華民族的光輝」姚明。姚先生在震災之中,捐款二百萬元人民幣,馬上有糞青,噢,不對,更正:愛國的中華熱血青年指出:美國新奧爾良的風災時,姚愛國英雄給美國人捐了一百萬美元,合一美元兌八元人民幣計算,為甚麼姚明更愛美國?
姚先生賺大錢,是到了美國之後才賺錢,留在中國,他的球技,屬於群眾的「集體創作」,中國不鼓勵「突出個人」,要人時時記得國家、民族、集體。只有美國把個人崇為優先,姚明去了美國,他的億萬身家,是由保障個人意志自由的國父華盛頓和美國人給的。姚明捐錢,偏心美國一點,從香港人的人性和市場角度,沒有問題嘛。
但是「震後躁狂症」的億萬個病人不一樣。他們視「捐款」為一種政治表態。文化大革命的基因,在他們的血液裏躁動,文化大革命的紅衞兵對「毛主席」的瘋狂熱愛,另一面必然是對劉少奇和「階級敵人」的絕頂仇恨。姚明這位早已屬於全世界的人類精英的人身安全,以中國人口四十年來的精神狀態紀錄,開始令人有點擔心,希望美國政府密切留意,隨時為姚先生提供政治庇護。
「震後躁狂症」搜索仇敵,連「只」捐十萬大元的香港天皇藝人也幾乎無倖免,好在解釋得道,及時「平反」。「震後躁狂症」所致,只欠一位魅力強人,登高一呼,號召「把革命鬥爭進行到底」,捐錢在十萬以下的藝人明星,一夜之間會由「愛國模範」變為人民公敵。
連中國政府請求日本派自衞隊來救災,也在「震後躁狂症」下的「人民力量」面前低頭。病人認為:日本軍機「進入」中國,會令他們聯想起「日軍侵華」。咦,不是在叫人「不要用冷戰思維看中國」嗎?既然以失憶著稱,為甚麼看見自衞隊的軍機,還會記得八年侵華戰爭,而不是看見震後躁狂、聲討這個批鬥那個的場面,想起十年文革?
震後躁狂症是一種精神瘟疫,在天生沒有理性抗體的民族的血液基因裏,毛主席生前偉大預言:文化大革命十年八年就要搞一次,毛主席真了解中國人了。這位偉大領袖,越來越令人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