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相信係個別事件,其實瑜伽活動講求修心,受過專業訓練嘅導師會知所避忌。」香港瑜伽總會主席鄧意蘭稱,若學員做動作時出現困難或導師需要糾正動作時,導師一般會事先作出提示,例如:「我𠵱家會掂你條腰」,避免學員尷尬或引起不必要誤會。
有30多年執教瑜伽經驗的鄧意蘭補充,瑜伽講究平靜心靈、鍛煉身體,一直以來,瑜伽都是男女學員混合授課,學員主要個別練習自修。若女學員被蓄意觸碰身體敏感部位,應即時制止及投訴,切勿啞忍。
健身教練:輔助物代勞
由藝人轉當瑜伽導師的黃佩霞稱,導師有責任糾正學員錯誤動作,男導師與女學員之間無可避免會有身體接觸。她亦遇過特別敏感的女學員,有些女學員被觸到身體便會渾身不自在,這類學員應預先提出不要導師觸碰其身體,避免誤會。
任職私人健身教練的杜德智,偶爾會到女學員寓所作單對單授課,他提醒自己時刻要小心,他稱只會站在女學員身旁,絕不站在對方身前、身後,以免發生誤會。若發現學員姿勢有錯,他會以輔助物代手指觸碰學員身體,若逼不得已,他會慢動作在對方面前伸出手指,提示將會觸及對方身體,並且動作要利落。
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總幹事王秀容指,涉及導師與學員的非禮案,學員當初可能會懷疑「對方究竟係咪故意㗎?」覺得自己多心,又怕誤會對方,所以有人選擇不出聲。她建議婦女要懂得保護自己,首先拒絕對方貼身教授,另外告知家人朋友幫助分析,或邀請友人一起上課,實地視察作出判斷。
本報記者
話你知:瘦身風潮造就瑜伽熱
半月式、拜月式、鴿子式……這些耳熟能詳的瑜伽動作,見證了本港近年的瑜伽熱,由「名師坐鎮」的名牌教室到社區中心街坊班,人人學瑜伽。其實瑜伽源自印度,有5,000年歷史,近五、六年在本港普及,皆因愛美、愛瘦身的香港女士將之視為減肥運動,造就瑜伽熱潮,人人爭相學習。
藝人變導師
瑜伽「YOGA」一字源自梵文「YUJ」,含有「一致」、「結合」及「束縛」的意思,本身集科學、藝術及個人修煉方法於一身,藉着練習不同體位及呼吸控制法,清除人體內臟、血管及神經系統雜質,使人集中精神,控制心意令心境平和。
瑜伽熱潮下,不少國際級瑜伽學校來港開業授課,演藝界人士亦不乏瑜伽愛好者。名模及演員黃佩霞六年前加入瑜伽導師行列,並投資開設瑜伽學校;無綫女藝人鍾麗淇亦愛上瑜伽,一度到印度修習,現時已脫離演藝圈投身教導瑜伽,並成為一家纖體公司附屬瑜伽學校的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