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處高通脹及低息環境,已退休的郭氏夫婦擔心現有的356萬元資產,不足應付退休生活。專家指,郭氏夫婦無須過份憂慮,只要適當調配資產,每年穩取7厘回報,便可達預期目標,安享晚年。 記者:張德遜 攝影:梁鑑章
香港通脹加劇,百物騰貴,大銀行細額活期存款利率又跌近乎「零」息水平,剛於去年退休的郭氏夫婦擔心現有的積蓄不足以應付將來退休生活。郭先生表示:「通脹越來越高,銀行活期存款利息完全冇肉食,200萬元存款,年利率只有0.01厘,一年只收息200元,少得可憐。」郭氏夫婦現時每月開支約2萬元,除了日常生活費外,亦包括支付醫療保險、每月工人及旅遊的開支。
談到投資經驗,郭先生最後悔莫過於4年前買了一份保本收息基金,他說:「當時銀行職員話保本基金會每年派息,但自從首年派過5厘息後,至今一毫子利息都冇收過,如果提早取回,仲要罰息2.5厘,幸好明年基金到期,到時再選擇其他投資。」郭先生今年初亦在銀行買了一份投資保險計劃,價值約78萬元,主攻新興股票市場,可自由轉換基金,5年後取回免收贖回費。
郭氏夫婦希望重整現有的投資組合,避免資產不斷被通脹蠶食,期望餘下的退休生活,可以維持現時每月2萬元生活水平,毋須為日後生活憂柴憂米。
個案
個案:郭氏夫婦
年齡:各66歲
家庭:3個子女,已出身工作
職業:已退休
資產:一個已供滿自住物業,現金200萬元,兩個基金投資計劃分別價值78萬元,合共156萬元
每月支出:2萬元
症狀:已退休,在高通脹及低息的情況下,現有資產不斷貶值縮水
目標:期望透過投資增加回報,餘下退休生活維持現時水平
專家分析:善用200萬存款投資
萬利理財總裁張佩儀表示,郭氏夫婦現年66歲,每月開支2萬元,假設夫婦壽命至85歲,即需應付19年的生活開支,未計算通脹合共需要456萬元,若計及每年3%通脹率,生活需要便達到603萬元。以現時郭氏夫婦356萬元資產,唔計通脹只能應付14年10個月的生活費。
張佩儀建議,以郭氏夫婦現時356萬元資產,追求目標年回報率7%,每年通脹率預計3%,即可應付按現時2萬元基準生活費至86歲。若每年的投資回報增加至9%,生活費更可應付至95歲。
現時郭氏夫婦的356萬元資產組合,當中包括200萬元現金,78萬元銀行投資保險計劃,以及78萬元為保本基金,前者5年後取回收益,毋須支付贖回費,後者則明年悉數取回。
首先,200萬元現金中預留24萬元,應付今年的生活費,餘下176萬元則用作投資,當中100萬元一筆過投資一籃子基金,目標每年回報8厘,即首年收益8萬元;而餘下76萬元現金則購買10年期保本票據,每年淨回報約6.7厘,即每年利息約5.1萬元。
投資外幣賺利息
現有的銀行投資保險計劃內的基金組合,預計年回報率9%,首年回報7萬元。明年取回的78萬元保本基金,則轉作投資外幣,賺取較港元更高利息,以每年息率5厘為目標,首年回報約3.9萬元。首年的整體投資回報預期為24萬元,回報率7.2%,剛好達到郭氏夫婦的預定投資目標(表1)。
建議
基金:基金博十厘回報
由於郭氏夫婦已經退休,建議100萬元基金組合,以債券基金為主,分別投資亞洲及環球債券,佔整體組合約30%,一年息率約3厘,另外25%投資股債混合的平衡基金,期貨基金及黃金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則分別各佔約25%及約20%。基金組合為中長線投資,避免涉及高風險投資,每年目標回報8至10厘(表2)。
另銀行投資保險計劃,組合五成投資新興亞洲市場,10%中國基金,環球及新興歐洲股市各佔20%。對退休人士而言過於進取,建議調低投資組合風險,將組合八成資金投資在平衡基金,減低風險,其餘兩成則分別投資中國及環球新興市場。組合追求中長線回報,預期每年回報9厘。
‧霸菱國際債券基金
投資範圍以政府債券為主,在美息持續下調的情況下,該債券基金過去一年急升16.2%。債券基金除了賺取利息收入外,更可賺取外幣升值的額外回報。
‧施羅德亞洲債券基金
全球股市反覆波動,美元持續弱勢,吸引資金流入債券市場,當中看好亞洲貨幣未來的升值潛力,因多個亞洲國家傾向透過貨幣升值抗衡通脹,施羅德亞洲債券基金年初至今上漲4.8%。
‧SPDRGoldTrust
金價自今年3月中高位回落,下挫近一成,但在美元持續疲弱下,黃金前景仍樂觀。SPDRGoldTrust(GLD)為全球最大的黃金ETF,直接追蹤金價走勢,年初至今上升8.4%。
‧鄧普頓環球均衡增長基金
基金經理會按市場波動,調整股債的比例,投資範圍分佈全球,可分散風險,基金過去五年的平均年度化升幅為13.1%。
‧ManAHLDiversifiedFutures
基金透過電腦程式買賣期貨,除了投資貨幣、債券、股票外,亦涉足商品交易,故投資組合多元化。基金自99年成立以來,每年都錄得正數回報,在熊市下表現尤其出眾。
票據及外幣:買票據保本收息
將76萬元現金投資美元10年期每日滾存票據(DailyRangeAccrualNoteonUSDollar),此結構性產品類似債券,每年派息,10年後保證取回本金,其息率根據倫敦銀行同業美元拆息(LIBOR)釐定,只要LIBOR低於7厘,保證年息6.7厘,每季發放,現時LIBOR為2至3厘。76萬元投資,每年可收息5.1萬元。不過投資者要注意,提早贖回涉及買賣差價風險。
買外幣考慮滙價風險
明年贖回的78萬元保本基金,可投資外幣,例如人民幣及高息貨幣,預期人民幣每年有5%的升幅,至於高息貨幣如澳元或紐元,雖然投資者能收取6至7厘高息,但兩隻貨幣都處於歷史高位,需要考慮當中的滙價風險。預計每年回報率約為4%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