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局長的國籍風波,在曾特親自過問之下,特府企圖拆彈。八名副局長,連泥帶根,被傳媒像拔蘿蔔一樣,一舉拿下了五個。可惜五名裏通外國者,步伐不一致,兩個說願意放棄,三個還要「考慮」,先是「八仙過海」,繼而「五福娃臨門」,然後又演變成愛國歸隊的「三心兩意」現象,令人不安。
「五福娃」中的主角,開記者會,先以流利英語發言,以示國際級的才華之後,再以廣府華語補充,聲稱放棄護照是一個「不容易的決定」。
人在做,天在看,不要以為中央阿爺只忙着救災,你給阿爺添煩添亂,布殊說「美國可以同時打贏兩場戰爭」,阿爺戰天鬥地經驗豐富,「救災」和「密切留意副局長言行」這兩個戰場的戰役,也完全可以同步進行。
放棄外國籍,是愛國大是大非的行動,義無反顧,理所當然,為甚麼是「不容易的決定」?所謂「不容易」,就是不情願,就是像聖經裏天火焚城之前,羅德的老婆一樣,還要對八國聯軍的列強國籍依依不捨,腳步雖向前走,卻回頭再三戀顧,羅德老婆即受天譴──此一「天譴」,敬告糞青,該沒有問題吧──化為一條鹽柱。
政治拆彈,要做足一百分,姿態和字眼要天衣無縫。看來副局長的政治觸覺並未因出事而進一步提升,不過不怕,以後有努力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