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本文提到電訊業重組,聯通(762)、網通(906)及中電信(728)至今仍然停牌,事件前後均在各大報章雜誌及大行研究報告中被評為影響不大的中移動(941),則從前周五起連跌四日,急跌一成過外,周四五均反彈乏力。股市之中,人云亦云實在凶險萬分,是次亦揭示了甚麼研究報告均不及獨立思考。
重組影響,真真假假,要事後才知道,但市場反應當下便給予投資者最佳答案。有市場人士從今次事件中聯想到,當初中石油A股上市,涉嫌有人借故唱好中石油(857)H股,意圖高位出貨,所以今次電訊業的重組亦照抄不宣。筆者非生神仙,沽售中移動是精明部署還是非理性行為,士佳未敢妄斷,但另一邊廂,港交所(388)全新推出的收市競價時段卻更令筆者注意。
由上周一起,股票收市價的釐定,由以往收市前計算成交平均價,變成增加收市競價時段,與開市前競價盤得出開市價的原理一樣,將收市時間由4:00延至4:10,最尾十分鐘便是競價時段,到時投資者可以落競價盤(AO),亦可以落競價限價盤(AL),港交所聲稱此乃外國慣常做法。香港作為金融中心,予以跟隨亦適當不過。
收市競價太離譜
筆者本來也認同相安無事,但上周五收市競價時段甫開始,便發現個別股票收市競價盤嚴重偏離即市波幅,例如湖南有色(2626),4:00pm前仍做2.96元,競價收市價卻是2.61元,由小幅上升變大跌一成;另外中電(002)是公用股,波動性理應較低,上周五4:00pm前只升不足2%,競價之後卻大升近一成,拍住上月整個月的波幅。出現如此離譜收市競價的股票竟有一大堆,有說是大摩指數成份股變動,但與指數無關的異動股隻也有一大堆。
香江股市變賭場
對此筆者深感疑惑,為何投資者由上午十時到下午四時全日不入市,卻在四時之後的短短十分鐘內,大手入市買貨沽貨,令尾市成交佔去全日成交一大截?站在一般投資者的立場而言,確是有點匪夷所思。
有部份市場人士認為,收市後的競價時段是大戶的天下,買家與沽家俱為一人。筆者對此不敢妄斷,但事情發生在大部份散戶投資者都不願持重貨過市的周末前,難怪惹人猜想一番。某周刊講元朗賭神如何往澳門賭場出術贏錢,如果上述大手操控情況存在,直如將劇本由澳門娛樂場搬到香江賭場,否則亦難解釋為何大手買賣盤在盤後空群而出,得出耐人尋味的收市價。這些雜音,除了影響投資者分析及判斷,亦會大大影響圖表及數據的可信性,筆者不知道周五是例外還是不合理的開端,但今次港交所一改以往新措施局部試行的慣例,亦可引起深遠影響,看來當局有需要作出交代及檢討。
張士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