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開《一加一》和《電光滾石》,米積架和他的寶貝隊友尚有一部由名家執導的影片,從未在戲院正式發行,更加沒有地面的影帶影碟,一般慕名粉絲只看過來歷不明的老翻。片名《CocksuckerBlues》來自樂隊一首故意刁難老闆的粗口歌,用廣東話翻譯是《含忍者怨曲》──好此道的男女聽到,一定有強烈自然反應:「有得含仲要怨?因住折墮呀!」我對它印象深刻,因為唸大學時在太平洋電影圖書館當義工,負責寫貼在門口海報板的大字報,神通廣大的節目策劃有一回找到此片珍貴拷貝,為了應付聞風而至的觀眾還特意安排在校園較大的放映室放映。柏克萊以自由開放見稱,可是禁忌仍然存在,含忍這種活動可能大家日以繼夜不停口從事,然而文字不能在公共場所坦蕩蕩公開,片名唯有折衷刪掉前面四個字母,變成荒誕的《SuckerBlues》。「忍」不幸中了同音字的咒語,不論大小都被迫隱於市,《含者怨曲》的含糊其辭真是含寃莫白,我一面寫一面笑,差一點串錯無端端成為太監的那個字。
導演RobertFrank是著名攝影家,六七十年代跨媒體拍實驗電影,較多人識的一部叫《扯我的雛菊》,主演的除了一眾「垮掉」詩人,還有後來憑《去年在馬倫巴》成名的黛芬西莉。這部小不忍之所以亂大謀,因為如實紀錄滾石諸公在後台打毒針溝艷女,一旦公映不但當事人身敗名裂,還可能被美國移民廳禁止入境,從此見財化水,只落得隔江高唱後庭花,失去巡迴演出賺綠油油美元的機會。製作人與導演打官司,判決啼笑皆非:影片每年最多可公映五場,而且導演必須場場陪伴在側,含辛茹苦做跟得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