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的粉絲 - 高慧然

狼的粉絲 - 高慧然

中國人視狼為圖騰,可是奸狡冷酷如狼,也把延續自己的種族視為天職。與敵作戰時,狼陣的排列通常分三層,外層為老弱病狼,用以消耗對方的戰鬥力;中層為壯狼,是作戰的主力軍;最後一層,躲在壯狼身後的,則是幼狼和母狼。只有把婦幼保護好,種族才有繁衍強盛的希望。
我們也許聽說過三文魚Salmo名字的由來,那是拉丁文「跳躍者」的意思。每隔一個固定周期,生活在海中的三文魚集體回游,逆流而上,回到牠們的出生地淡水河或湖。初生的三文魚必須在淡水中生活至成熟,若在別的水域則很難生存。所以,回鄉之路雖然凶險,三文魚們仍然勇敢地逆水跳躍,衝撞搏擊,或死或傷,在所不惜。讓自己的種族代代相傳,那是牠們的天職。
生活在肯雅的食草動物角馬,每年一次,為了尋找食物而泅渡馬拉河被稱為「天國之渡」,那是一次極悲壯的旅程,河岸兩邊,有餓獅緊追不捨,河中,則有鱷魚嚴陣以待,為了生存,角馬勇敢地躍入河中,前仆後繼。看似紛亂的渡河隊伍,其實是有秩序的,排在最外側抵擋激流和天敵的,永遠是雄壯角馬,未成年的角馬則被掩護在水流稍緩的內側。
四川地震造成了多少學童死亡?又令多少孩子失去手腳?和人類相比,動物幾乎沒有智商,可是熱愛自己種族的下一代,卻是牠們的本能和天性。望着那些因豆腐渣工程而截手切腿的兒童,我想,中國人做狼的粉絲是對的,起碼狼們比較珍視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