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愛國主義者的人格分裂 - 李怡

蘋論:愛國主義者的人格分裂 - 李怡

候任副局長的外國護照問題,最造就黑色幽默的,就是一些愛國人士的反應。民建聯前黨主席曾鈺成說,質疑民建聯副主席、候任副局長蘇錦樑持有加籍是「無聊人說三道四」,民建聯另一行會成員鄭耀棠說,持有外國護照只是旅遊證件,因此修訂《基本法》屬多餘。政協常委、行會召集人梁振英說,副局長沒有國籍問題,如果在《基本法》以外再加上一些政治要求,恐怕沒完沒了。直至輿論質疑聲音太大,民建聯主席譚耀宗等才修正「無聊人說三道四」的說法,對「無聊人」的意見表示「值得思考」了。
這些人平日不是口口聲聲「愛國」嗎?不是總強調要推展國民教育,要香港人應確立對中國的身份認同嗎?對持外國護照者當副局長怎麼會認為無關緊要?如果這位副局長在未來的工作中,涉及與他已宣誓效忠的國家的利益衝突,他會站在那一邊?如果要他在香港推展「國民教育」,他會推展那一國的國民教育?要香港人選擇那一國的身份認同?
愛國愛到「沒有國哪有家」的民建聯,不僅它的前主席多年前悄悄申請移民外國,而且它的現副主席也是加國人。一方面動輒問人家「是不是中國人」,另方面就不在乎他們的黨領導人「不做中國人」,這是不是有點人格分裂?
上月聖火在外國傳遞,「海外華人」在聖火經過的城市集會,揮舞五星紅旗,高唱《我的祖國》,專欄作家李純恩在他報寫了一篇短文,說恨不得馬上飛到當地,叫這些海外華人不要在法國、美國做二等公民了,馬上放棄綠卡,買機票回到他們「在夢中想起都會激動流淚」的祖國吧,既無繩索捆綁,又有可供自由出入的護照,口袋有現金有信用卡,為甚麼不肯拋掉那聽起來很恥辱的外國身份,直撲母親懷抱呢?
這些海外的愛國主義者,是不是也有些人格分裂?
四川地震發生後,我們看到國家領導人冒着生命危險,奔赴災場,指揮救災,慰問災民,眼眶含淚,神情感傷。這時候,若有人問他們,你們的子女有沒有外國護照?相信是很殺風景的事。但有些與災情有關的問題,比如近日不斷有網民透露,國家地震局在震前已接到關於地震的預報,這究竟是否屬實,國家領導人卻始終沒有正面回答。連日被災民狂轟的豆腐渣學校工程,胡總溫總也沒有對此置一詞。一方面對災民溫馨關懷,另方面卻不對造成災害的人為因素追究責任,而後者才是他們的真正職責所在。他們的愛國愛民,我們不用去懷疑,只是覺得他們也有點人格分裂。職責上應該做而且應該回答的問題,卻輕輕放過,難道待災難再臨時又要再次到災區淌眼淚,再次動員救災?

內地著名博客楊恒均最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明星學者于丹,在接受採訪時,當場流淚,于丹還說:「作為學者,如果現在還在北京、上海坐而論道,對我來講是挺可恥的」。楊恒均表示對此說法「感到吃驚」。他說:「我認為,任何知識分子,包括學者,都應該在地震災難發生後本着自己的知識和良知『坐而論道』,提出各種見解和建議,對於可能出現的偏差甚至錯誤及時提出批評和糾正意見……。」「千萬不要拿名人或者偉人的眼淚做文章,好像那眼淚就應該讓普通人感到慚愧或者心懷感激,千萬不要拿名人或者偉人的眼淚作為武器遮擋他人的眼睛,甚至試圖塞住他人的嘴巴。」
名人、偉人、政治人物的愛國愛民情感,不像普通人那麼單純。普通人不會自稱愛國,而今天口口聲聲愛國的人士,則大都帶有不同程度的人格分裂。
為甚麼會分裂?有一個前蘇聯的民間說法:上帝賜給人三種品質:真誠、睿智、黨性。但任何人都只能有兩種,不可能三種都有。人如果真誠而睿智,他就沒有黨性;如果他睿智和有黨性,就不可能真誠;如果他真誠和有黨性,那麼他就是個笨蛋。
黨性,即愛黨愛國,這就是今天的所謂愛國主義者,他們是睿智和有黨性的,但不會有真誠,所以常常言行矛盾,人格分裂。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