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的股指期貨延宕已久,中證監副主席范福春昨在上海期交所第五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時卻說,經過兩年精心籌劃,相關工作已準備就緒。范氏一言早上11時起流通市面,在券商、銀行和地產股帶動下,滬深股市最多升逾3%,滬綜指全日收報3459.02點,升83點或2.48%。深綜指亦高收1056.54點,升2.47%。兩市成交額1041.4億元人民幣,升26.56%。
券商銀行地產股領漲
股指期貨一旦落實,投資者倘睇淡後市,可沽空期指,結束A股現時「只可買升」的「單邊市」格局,更有助長遠發展。《上海證券報》報道,中金期貨交易所近日已檢查北京5間擬參與股指期貨結算業務的商業銀行,聽取期貨保證金安全存管等報告,是次檢查意味着股指期貨出台時機已呈突破。
不過,光大證券策略師黃學軍認為,當局要維護市場穩定發展,股指期貨不會很快推出,「股民只是借消息狂炒,屢跌多時的大市趁勢回彈。」
內地監管機構仍多方面「嚴打」拖累股市的不當行為,冀加強市場信心。針對「大小非解禁」違規屢禁不止,上海交易所昨發佈《大宗交易系統專場業務指南(試行)》,在大宗系統增設公開發售和配售功能,亦引入協商、詢價、投標的交易方式,即日生效。
大小非減持5% 須3日後公佈
《指南》明確規定,出售方減持比例達到5%的,須於3個交易日公告,公告後兩天內不得再買賣,增持方亦要遵守多項細則,盡量將大宗轉讓透明化。中證監亦規範企業上市前重組行為,涉及大額重組的,一年內不得招股,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有抓有放,內地傳媒報道,擁有750億美元的全國社保基金,已獲准更自由地投資本土私人資本基金,首兩名幸運兒屬於鼎暉投資和弘毅投資旗下,兩者各希望可從內地合夥人募資50億元人民幣。
另外,深圳交易所副總經理周明指出,深圳創業板正密鑼緊鼓,推出時間不會太晚。上海期交所副總理勞光熊則指,正研究將QFII引進期市,該所年內有望推出鋼材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