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狗校長」之稱的本港退休校長盧光輝,於地震後即往災區視察,逗留近10天才返港。為了盡快讓災區學生重過正常學業生活,他將號召全港教育界捐輸5,000萬元,為四川子弟重建100間小學。
本港註冊的愛德基金會,該會山區建校工程主席盧光輝說,基金會在災區並無建校,但一向以重建山區危校為己任的盧光輝,在大地震後數天內即起程趕往災區視察,以便盡快開始重建災區校園。這名山狗校長先後去過重災區北川、綿陽、綿竹、德陽、彭州及什邡等,經過的校舍,幾乎無一完整。
「山狗校長」到災區
他看到塌成敗瓦的校舍、看到一座教學樓崩了一半的校舍、也看到學生驚惶逃跑後一片狼藉的荒廢課室。68歲的盧校長說:「好心噏!有啲學校成座夷為平地,有啲成幅牆唔見咗。」至於生還的學生,有部份獲安排在臨時帳篷內上課。
吸取大地震的教訓,今後在四川興建的學校必須更加堅固:「以前50萬可以起一間小學,以後要100萬。」愛德基金會將會以山狗校長的名義,在香港發起教育界募捐行動,目標是集資5,000萬元,配對中央的一對一撥款,重建100間小學校舍。
很多家長投訴災區的豆腐渣小學,盧光輝也嘗試找些小學校長了解,但他們都不願多提:「佢哋唔敢同人講,見到記者仲驚,好似見鬼咁。」他個人認為,山區學校最好以平房為主,這樣可以減低地震傷亡:「但係有啲地方政府要威,係要起幾層高!」
盧光輝曾在甘肅被狗追,他以猛吠回應,及後自稱山狗,故被人稱「山狗校長」,他在山區重建危校有豐富經驗,他指出,所謂重建,並不是原區重建:「嗰度死咗咁多人,再起學校,師生都會諗番起。」當地方政府找到適合建校的地方,愛德基金會就會捐款重建。
籌款限期至年底
名為「四川100」的募捐計劃以今年年底為籌款限期,當務之急,是先為學生療傷:「尤其是小六至初中嘅學生,佢哋開始懂事,突然間死咗咁多同學,有啲仲冇咗父母,需要心理輔導。」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