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一場特大地震,人們痛惜數萬生命殞落的同時,也為地震中出現的一個個動人故事而感慨:小狗不離不棄相伴60歲婆婆在亂石下八天直至她獲救,活生生一幕「人狗情未了」;逃出生天的男孩為廢墟下的同學舉鹽水袋,使同學獲得救援機會;這些故事的主角現在如何,令人牽掛;而從廢墟下重生的孩子躺在病床上發自肺腑的一句「我要做工程師,設計不怕地震的教室,不要豆腐渣!」更令人感慨萬千。 本報記者成都、綿陽直擊
「兩隻義犬 是前世的福緣」
「誰殺了救我命的小狗,我會詛咒他一輩子!」四川大地震中因兩隻小狗不離不棄,相伴度過八天而獲救的彭州60歲婆婆王友瓊,昨日在病床上聽說有人指她和家人忘恩負義,拒絕認領小狗,導致小狗可能被捕殺,一時氣急敗壞,從病床上彈起,並指天畫地發誓:「我已叫家裏人在找狗仔,如(牠們)活着,我要供養牠們一輩子,如死了,我也要為牠們燒香拜靈,說我不願認領是胡說八道!」
不停舔臉令她保持清醒
本報記者昨日在成都華西醫院探訪「人狗情未了」傳奇故事的女主角王友瓊婆婆,她正與兒女們談論準備轉院的事。剃了頭髮,狀似出家人的王婆婆,除左眼角的瘀斑和兩腿因傷行動還不太方便,精神狀態相當好,一點不像60歲的老人,與她被救出時奄奄一息的相片比較,更是判若兩人。
一說起救她一命的小狗,王婆婆話就不停:「那兩條狗,一條是牧羊狗,是福音寺的楊住持養的,黃毛小狗,我常去寺裏拜佛,狗認得我,另一條是野狗,以前沒見過。」她回憶道,當時她被山泥石捲走,卡在大石頭中,動彈不得,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後來小狗出現,一直陪着她,「牠們不停地吠,但是四周的人都走光了,我當時就想,這下完了,求菩薩保佑吧!」
誰殺義犬詛咒他一輩子
在漫長的八天裏,小狗成為王婆婆唯一的夥伴。還好那些天雨水不停,她就靠飲「天露」充飢維持,小狗則不斷在她四周吼叫,並用舌頭舔她的臉、嘴,令她保持清醒。直到八天後,楊和尚帶來救援的解放軍,才把她救了出來。而在營救時,兩條小狗一直沒有離開,「我那時很困很累,但清楚記得,兩隻小狗一直跟在旁邊。」
「昨天我兒子告訴我,說有人說我忘恩負義,不願認領那兩隻小狗,把我氣壞了!」王婆婆說,「天天都有記者來採訪,不知是那一天,有人問那兩隻小狗是不是我養的,說政府要殺狗,說我要是認領可以不被殺,當時我女兒說,狗不是我們養的,不知在那裏。就這兩句話,到了不知那個記者那裏,就變了味道!真是氣死我!」
王婆婆更指天畫地發誓說:「我是信佛的,那兩隻生靈一定是我前世修來的福緣,我想燒香供奉還來不及!」她表示,已經叫家裏的親戚朋友去找兩隻義犬,「我要家裏人跟楊住持說了,找到牠們,我會供養一輩子,找不到,我回去後也要為牠們燒香設靈。誰要是殺了那兩隻救命狗,我會詛咒他一輩子!」
「活了兩次 甚麼都不怕了」
「因為活了第二次的關係,我從此以後就甚麼都不怕了。」地震後,北川中學學生李陽,因替被埋在廢墟中的同學廖波拿着鹽水袋的圖片,震撼了許多的人。經歷地震,他變得更勇敢,並希望盡快復課,完成他與在地震中逝去的表妹的共同目標──考上上海交通大學。
舉鹽水袋為好友保命
地震時,李陽剛巧代表學校到縣委禮堂表演街舞,幸而他及時逃出崩塌的禮堂。他隨即想到與自己同齡及同班的表妹。「我當時有個很強烈的感覺,我的父母肯定沒事,但我很擔心同校的表妹,我要去救她。」他回到已成廢墟的學校,看到到處都是滿身鮮血的同學,聽到瓦礫下傳來呼救聲,才發現瓦礫下是好友廖波。廖當時被石板壓住腿部,暫時無法被救出。趕來的醫護人員為他打上點滴,但還有太多的傷者需要救助,沒有人能夠停下腳步照料他,李立即承擔起手舉吊瓶的任務。當時廖的神志清醒,在痛苦地呻吟,李則在旁鼓勵,讓他堅持下去。
在球場上,李陽和廖波是非常有默契拍檔,李較爽直,廖則較內向。廖的一隻腳已被切除,正在重慶治療。李憶述早前看望廖時的情景:「他看見我特別高興,一直握着我的手,連說了好幾聲謝謝。」李還對他說:「你很勇敢,是個好樣的!」廖現已坦然地面對截肢的現實。
但李陽沒法救回自己的表妹,「是我親手從廢墟裏把她挖出來的……她的志願是考進上海交通大學,現在是我的目標!」讀理科的李欲在大學修讀企業管理或商科,希望將來成為企業家。現時,北川中學高一班的復課時間未定,他期待同班同學能陸續重返校園。他現在有空會打電話給廖波,大家互相鼓勵,「這次地震對我也有好的影響,就是激發我更努力讀書。」
「做工程師 設計防震教室」
比起災區許多學校教學樓在地震時轟然倒塌「粉身碎骨」,導致重大傷亡相比,震央所在的汶川縣漩口中學算是較幸運,千多名師生只有40多人遇難。不過,該校死裏逃生的初三學生馮成傑回憶起地震瞬間,依然心有餘悸,而且很認真地說:「長大後我要做工程師,設計不怕地震的教室,不要豆腐渣!」
右腿被壓或要截肢
在成都華西醫院兒童外科病房收治的地震傷者中,14歲的馮成傑算是年齡較大的孩子,識字多些。記者採訪他時,他正在看一張已被折得皺巴巴的報紙,上邊刊登的正是漩口中學教學樓廢墟被爆破炸平的報道,小成傑看了很久,似乎勾起某些回憶:「地震時,教室樓不停晃動,不過沒有馬上倒,很多同學開窗跳出去,我被桌子絆住,沒跑贏。」他對記者說。
兩天後成傑獲救,出來時右小腿已被房柱壓得冰凉,直接被送到成都華西醫院。他的父母表示,地震後他們曾到汶川縣漩口中學找人,但找不到,聽說有上千師生逃出來,跑到山上躲避去了,他們於是追到山上,也找不到兒子,直到地震六天後,才知道孩子已被送到華西醫院,「醫生說,他的小腿情況不好,很可能保不住,要截肢。」成傑的父親馮仕材悄悄對記者說。
小成傑似乎也明白自己的傷腳可能不保,因此多次問陪在一旁的媽媽「假肢是甚麼樣子的?」做農民的父母顯然不知如何作答,他又指着報紙問記者:「上邊說教學樓倒塌時,像粉碎一樣,真的嗎?」記者則以另外的話題打斷他:「成傑,你長大後打算做甚麼?」小成傑不假思索回答:「我要做工程師,設計不怕地震的教室,不要豆腐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