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沛冰報道】醫院管理局正推行一連串措施減低醫生工時。初步加開黃昏手術室的措施,只能減少小型醫院如北區及仁濟醫院三分之一至一半的夜間做手術時間,但大型醫院成效不大,醫管局考慮引入英國推行夜間「特種部隊」做法,由資深護士先行評估病人情況,有需要才召喚醫生。
減兩醫生夜班當值
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表示,公立醫院有不少夜間手術是因日間手術室時段不足,而延至晚上進行,醫生因而要夜間駐院增加工時。去年8月起該局在三間醫院,每日增加一至四小時手術室時段,將夜間手術提早在日間或黃昏進行。
初步評估顯示,在減少晚上10時至翌日早上8時做手術的時間,仁濟醫院成效最好,由以往晚間有22%時間要做手術減至10%;北區醫院由以往33%時間減至23%;但聯合醫院只由以往有21%晚間時間做手術,減至18%。
三間醫院原共有18名醫生夜間當值,現減少兩人,包括仁濟一名麻醉科及聯合一名骨科醫生毋須夜間當值,但仍要離院候召。張偉麟表示,北區及仁濟沒有需要做緊急手術的產科及創傷科,故成效較好,但聯合醫院有產科及創傷科,可減少的手術有限,不排除黃昏手術室措施將來只在中小型醫院推行。
醫生責任推給護士
本年度該局聘請340名醫科畢業生,其中47人會調派內、外、婦、兒及骨科等超時工作的重災區。並考慮設立由資深護士組成的「特種部隊」,負責當夜把關,若病人病情惡化時先評估病情及提供初步治療,代替現時立即傳召醫生的做法。下月聘請英國專家來港培訓護士,初步有60名急症、深切治療部等資深護士參加。
任職聯合醫院的前線醫生聯盟主席羅志峯批評,雖把小數手術提前進行,但「我哋完全感受唔到減工時」,因醫生仍要夜間當值收症,超時工作情況全無改善。香港華員會護士分會主席蘇肖娟則反對「特種部隊」做法,認為是將醫生責任推卸給護士。
三間醫院實施黃昏手術室成效
-聯合醫院-
‧晚上10時至翌日早上8時要做手術時間
實施前:21% 實施後:18%
‧醫生夜間駐院當值人數
實施前:8 實施後:7
-北區醫院-
‧晚上10時至翌日早上8時要做手術時間
實施前:33% 實施後:23%
‧醫生夜間駐院當值人數
實施前:6至7 實施後:6
-仁濟醫院-
‧晚上10時至翌日早上8時要做手術時間
實施前:22% 實施後:10%
‧醫生夜間駐院當值人數
實施前:4 實施後:3
資料來源:醫院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