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傷亡 夫婦可再生育<br>成都災後放寬一孩政策

獨生子女傷亡 夫婦可再生育
成都災後放寬一孩政策

【本報訊】汶川大地震帶走了不少家庭的獨生孩子,成都市政府日前發放緊急通告,宣佈放寬「每個家庭一個孩子」的生育政策,容許獨生子女在震災中傷亡的夫婦再次生育。市政府也鼓勵當地居民收養地震孤兒,未有孩子的夫婦收養孤兒後,仍可按照意願申請生育。

一場無情天災造成生靈塗炭,子女與父母分離。由於不少傷亡孩子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令不少父母無後繼香燈。成都市政府日前率先宣佈,放寬嚴謹的生育政策,容許獨生子女在震災中身亡、仍處於生育年齡的夫婦申請再次生育。市政府也要求各職級官員主動上門通知有關人士,告知他們有再生育孩子的權利。
若獨生子女在震災中嚴重受傷的夫婦,子女接受醫生檢定傷勢後,如傷害達到肢體癱瘓或截肢等二級以上傷殘程度,他們也可按意願申請再次生育。成都市人口計生委還為符合生育條件、但存在自然懷孕困難的夫婦,提供生育技術服務及給予經費支援。

市政府將提供經濟補貼

除鼓勵生育以外,市政府也為獨生子女傷亡的家庭提供經濟補貼。獨生子女在震災中傷亡的父母,由50歲開始將終生獲發放每人每年600元的扶助金。違法生育的家庭,在震災中蒙受房屋倒塌或人命傷亡等,也將獲暫停徵收社會撫養費。
不過,內地網民對成都市政府放寬生育政策有所保留,有網民批評扶助金太少,有網民則認為災區夫婦需要時間撫平傷痛,現時並非考慮生育的時候。
有父母在震災中喪失兒女,震災也帶走了不少孩子的雙親,遺下一個個可憐的地震孤雛。成都市期望在災難中倖存的當地人士,盡力收養孤兒。市政府已表明,未有生育的夫婦按正規程序收養孤兒後,仍可要求生育;育有一名子女的家庭,同樣歡迎申請收養地震孤兒。

各地熱心人願撫養孤兒

部份商業機構已表態有意協助撫養孤兒,中國人壽更向政府部門提出了具體的領養孤兒方案,建議由該公司設立的「國壽慈善基金會」,資助合資格的社會福利機構收養地震孤兒,一力承擔孤兒成長至18歲期間的基本生活費用。不過,按照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以一個單位形式收養孤兒並未合法,中國人壽的建議要落實推行,或需先解決一些法律問題。
此外,四川部份違規「超生」的家庭,逃匿外地多年後,最近陸續返回受災的家鄉,希望政府免除他們的罰款,協助重建家園。
四川省以外的其他省市,也有不少熱心人願為撫養地震孤兒出力,於吉林經營鮮花生意的謝女士坦言,「我完全有能力給失去雙親的孩子一個溫暖的家。」她曾多次致電四川省民政廳熱線,但一直未能成功接通。她期盼在震災後的非常時期,中央在收養孩子的法例上能行使酌情權,修例讓有能力家庭協助撫養地震孤兒。

話你知:1980年推行計劃生育

「一孩政策」是70年代末期,中國人口增長過劇下衍生的新政策。當時的中國政府增設「國家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計生委)」,提出了「計劃生育」的國策,並在1980年9月25日正式提出一孩政策,規定每個家庭只可以生育一個孩子,多生孩子除了需繳付罰款,或會受到處分。
計劃生育最終成效顯著,將中國人口增長率維持在每年約12.4%。2000年代初,一孩政策更有放寬迹象,不少經濟發達的城市已允許獨生子女夫妻育有兩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