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千禧年後,香港的體壇精英運動員有年輕化趨勢,不少人也歸功於「風之后」李麗珊為香港運動員「出口氣」,證明「香港運動員唔係垃圾」,令政府及外界注意香港運動員的訓練,其中青訓更功不可沒。
15歲歐鎧淳戰京奧
在2008年北京奧運中,香港游泳隊雖然只有4名泳手能出席奧運,但平均年齡不足20歲,其中勇奪3個項目參賽資格的歐鎧淳,本月底才滿16歲,將是京奧團隊中年齡最細的;而其餘運動項目亦有不少年輕小將湧現(見附表),如羽毛球的葉姵延,06年奪多哈亞運女單銀牌時,才19歲;壁球的歐詠芝奪得世青團體冠軍時只得16歲,她去年奪世青女單銅牌亦只是18歲。
不得不提的是今年京奧火炬手趙頌熙,以14歲之齡成為年紀最小火炬手,他的成名作是05年12歲時,奪山東全國少年兒童乒球錦標賽單打冠軍,足見現今本地體壇可謂「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