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和叔3年前患上腸癌,因不想撇下高齡母親,他一直以無比意志與癌魔對抗。惟化療後病情仍未受控,早前醫生建議他接受自費標靶藥物,他無力支付高昂藥費,向本報求助,善長從報道中得知其需要後紛紛援手,為他的生命重燃希望,惟目前尚欠7萬元才可完成整個療程,盼讀者繼續捐輸。
「實在太好,多謝哂,我一定唔會放棄,繼續打呢場仗。」善長無私的捐助,令和叔得以接受標靶治療,病情展露曙光,他甚是激動,現正咬緊牙關與癌魔對抗,接受治療,「好耐冇同阿媽去酒樓飲茶,第日精神啲,好想同佢去飲茶、行公園……」和叔對康復充滿希望,盼可留在84歲母親身旁侍候。
母子領綜援相依為命
55歲的和叔年輕時與母親從內地來港,一直努力不懈工作,用汗水換取簡單但愉快的生活。直至10年前,他工作多年的電鍍廠北移,之後無法再找到工作,母子被迫申領綜援維生,侍母至孝的和叔從此一心一意照顧當年已74歲的母親。
可惜天意弄人,不煙不酒的和叔3年前驗出腸臟及肺部有腫瘤,病情一直惡化,癌細胞更擴散至肝臟。經過不同治療,醫生遂建議他接受標靶治療,需費18萬元,對於每月只領取4千多元綜援金的他來說,昂貴的醫療費等同判他死刑。
本報於上月初報道和叔個案後,不少讀者被其孝心感動,紛紛伸出援手,短短數星期便成功籌集超過11萬元捐款,和叔隨即獲醫院安排療程,病情進展理想,惟現尚欠約7萬元才可完成整個療程,急需讀者捐助。
捐款編號﹕C2541
團體回應:與同路人互相支援
專為腸癌及膀胱癌病人提供各類支援的香港造口人協會中心主任李姑娘表示,癌症病人除身體承受不同程度痛苦外,更要與家人共同面對癌症所帶來的情緒問題,過來人及同路人的互相支援,可給予患者及家屬莫大支持。
李姑娘指,病人需明白患癌症並不等如絕症,只要接受適當治療,總有機會康復,重過正常人生活,他們可主動與曾經有相同經歷的同路人分享感受,從其他人的經歷得到啓發。
香港造口人協會: http://www.stoma.org.hk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tnext.com
捐款: http://charity.atnext.com/fo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