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地震後,大家都不期然諗諗自己份保險夠唔夠。諗諗吓,好多人包括敏妮在內,第一份保險都係出嚟做咗冇耐嘢,同做保險嘅同學或者朋友買,而且相信好多朋友都係揀有儲蓄成份、即係日後可以連本帶利攞得番嘅壽險。
不過,越接觸得多唔同嘅保險計劃,計吓條數,敏妮就覺得,保險絕對唔係投資產品,就好似睇醫生一樣,係必需品,有病就要畀錢睇醫生。供保險想着數嘅,一係望自己早死,如果唔係,等老時攞番嗰筆錢,雖然話連本帶利,但扣除通脹,冇乜着數,分分鐘用同一筆錢月供「真正」嘅投資產品,回報會更吸引。
有位讀者朋友問有關醫療保險嘅問題,正如讀者朋友所講,醫療開支係一個好重嘅負擔,而且會隨年紀而增加,所以喺咁多種保險中,敏妮認為醫療保險係最需要購買嘅。
保險有別於投資
讀者朋友提到市面上有醫療加儲蓄嘅保險計劃,問敏妮意見。首先,敏妮唔知你係咪已經睇中邊個plan,冇得幫你計,如果你有興趣,可以透過敏妮blog畀啲資料敏妮幫你計吓。
幫襯同一家公司如某銀行,做齊儲蓄、保險、投資,可能會有啲着數,就好似去餐廳食setlunch會抵過散叫,但正如前面所講,保險就係保險,儲錢就係儲錢,兩者混為一談,供保險到時到候可以攞番啲錢,聽落當然着數,但呢個世界有冇免費午餐,自己諗清楚。
「套餐」或欠彈性
敏妮聽過唔少case,有儲蓄成份嘅保險,通常都有供款年期,投保人想唔供,唔單止攞唔番所有本金,可能仲要繼續畀手續費或者行政費。敏妮勸呢位朋友,喺能力範圍內,實際啲按自己需要揀個純醫療保險,好過搞咁多花款。
講開醫療保險,有位叫中環OL嘅朋友留言,從供MPF嘅經驗,講到政府大力宣傳嘅強醫金。中環OL深信,靠份MPF應該唔可以退休,家吓仲話要市民焗供強醫金,如果真正推行,佢會上街。敏妮支持你,當天街上見!
http://wanmanli.com/blo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