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得有道理 和菓子

甜得有道理 和菓子

茶和菓子源於中國,奉為祭祀的神饌,是一種以米做成的清明寒食中式點心,於八世紀左右,被當時日本遣唐使節從中國帶到日本。到了十二世紀,日本南部的九州和四國與中國通商頻繁,酒店小館會用油炸中式五穀餅食作主食或旅客充飢的亁糧,這些被稱作「唐菓物」的零食,就是現代和菓子的雛形。
包含奶類及蛋的和菓子是於十四世紀方出現,在1570年,荷蘭基督教牧師隨商隊登陸長崎,帶來西方派菓子,這些又稱作南蠻菓子的點心,在明治時代發展得更具和風特色,極受歡迎的長崎蛋糕就是當中代表。
古代的日本未能掌握到大量製糖的技術,珍貴的糖都是從外地輸入,更被當作藥材,甜味被視作是高級食品的味道。和菓子的製作加入大量的糖,是要彰顯享用者尊貴的身份及表達慶祝節日活動的喜慶,因此和菓子一向給人甜到膩的感覺,下次製作和風甜品或享用和菓子的時候,記得這是甜得有道理了!

CoCo小松本太太是香港人,嫁了日本人,曾跟日本大廚拜師學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