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富論--投資新機遇:中東北非

暢談富論--投資新機遇:中東北非

市場負面消息不斷,去年備受追捧的新興市場基金、亞洲基金及中國基金,吸引力都大不如前。其實,市場於2008年首季下跌,主要是受到環球投資情緒欠佳所影響,新興市場的基本因素並沒有多大變化,不少國家仍然坐擁龐大的財政儲備,並持續錄得強勁的宏觀經濟數據。
新興市場基本因素維持強勁,投資者大可在未完全開拓的領域中尋找新機遇,中東北非便是其中極具投資潛力的例子。「中東北非」指中東和北非地區,包括:巴林、埃及、約旦、沙地阿拉伯、科威特、摩洛哥、阿曼、卡塔爾及阿聯酋等國,其有待發掘的投資價值包括:

受惠能源價格高企

(1)增長強勁。中東北非是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系之一,過去三年,當地的股市表現優於新興市場高達219%。
(2)與其他市場低相關性。中東北非國家與區外其他市場的相關性低,區內市場彼此之間的相關性也很低,因此加入組合中將有助於分散投資風險。
(3)區內投資者興趣強大。投資於中東北非的基建、房地產、金融服務、物流及交通資金顯著,大部份由石油美元、海外直接投資及當地投資者資助。
(4)受惠於能源價格高企。區內石油及天然氣蘊藏量非常豐富,例如海灣合作理事會(GCC)國家已坐擁全球40%的石油儲量,以及全球22%的天然氣儲量。
(5)基礎建設投資顯著。預期將投放超過1.6兆億美元於巨型工程、社會基建及民生相關項目。由於政府是主要投資者,因此較不受環球經濟減速的衝擊。長遠來看,一旦基礎設施改善,將可帶動更多的私人投資機會。

積極改善法規架構

(6)人口結構有優勢。擁有全球最年輕的人口,目前區內近64%的人口小於30歲,為區內注入強大的勞動力。隨着人均收入提升,更促成一個龐大及極具潛力的消費市場。
(7)法規架構改善。有關當局正積極採取不同層面的改革措施,例如市場開放予非海灣合作理事會投資者、杜拜允許外資擁有地產權,以及科威特資本增值稅制度轉型等,均有助建立國際形象及提升投資信心。
中東北非地區伴隨上述多項利好因素,預期市場潛力在未來將超越全世界大多數的新興市場,投資者不妨考慮將之納入投資組合當中,以分散投資風險及賺取更高的風險調整後回報。
上述數據資料來源:彭博,截至08年4月30日。新興市場表現指標為摩根士丹利新興市場指數,中東北非市場表現指標為UBSArabian指數。

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