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境小投資:對冲基金抗跌力解構 - 潘國光

大環境小投資:對冲基金抗跌力解構 - 潘國光

筆者多次提出,今年投資大環境最大的風險因素——油價不受控地上升,價格脫離基本的供、求關係。樓市難於年內見底,由次按引發的信貸危機復原過程仍進行中;消費者信心疲弱的同時,反映美股波幅率的VIX指數與自去年7月以來,股市因次按危機而影響調整的這段時間相比,正處於偏低水平,投資情緒似乎過份樂觀。若投資者想在下半年減低市場波動之風險,對冲基金在這方面能發揮在市況波動下,令資產更具抗跌力的作用。
傳統基金的投資策略主要是買入股票而獲利,而對冲基金則除了股票長倉的部署外,還可沽空股票或透過衍生工具的交易,如沽出指數期貨、買入認沽期權等而從中獲利。這種長倉/短倉混合的股票投資策略,可減低與股市基準指數的相關性(啤打系數),有效地對冲股市下跌的風險。

以長短倉操作獲利

另外,長/短倉的策略亦包括同時買入及沽出同一行業的股份,這樣做的原因可以是因為看好某一隻股份,但又擔心該行業會受到經濟周期的影響,較為保守的做法,就是同時沽出在同行以內估計前景較差、實力較弱的股份。這種屬於行業的中性策略,即在該公司的表現一如預期般秀麗時,長倉的獲利可能被沽空另一隻股票的部份拖低;但當行業表現受外圍因素阻礙時,短倉的獲利亦可抵銷部份長倉的虧損。
雖然大市上升時對長倉策略(傳統基金)最為有利,但由於對冲基金追求的是絕對回報(升、跌市都尋求正回報),投資策略更具靈活性。除了以上所述的沽空及衍生工具交易外,對冲基金還可利用槓桿融資,以放大回報。
以方向性(directional)為回報目標的對冲基金策略,旨在捕捉不同市場的趨勢,其參與的市場亦較傳統基金廣泛,例如外滙、利率期貨及商品期貨市場等等,故與傳統股、債投資的相關性亦較低。觀察過去一年及由08年至今,在股市波動及高通脹底下,就以方向性策略中的環球宏觀及管理期貨這兩種策略的表現最佳。

專捕捉不同市場走勢

市場上或有一些謬誤,以為對冲基金的風險很高。其實,對冲基金的策略中,亦有一些是跟推測市場形勢毫無關聯的,稱為市場中性(marketneutral)策略。當中危機證券(Distressedsecurities)策略,是根據突發的危機事件(可以是破產或重組)趁市場情緒極度恐慌,拋售相關證券時,買入這些物超所值的資產。
較早前畢菲特購入因信貸危機而令即使擁有投資級別亦無人問津的美國市政府債,便屬於這一類交易。另外,相對價值套戥(relativevaluearbitrage)策略,則是利用相同貨物在不同交易所存在的價格差異(mispricing),一買一賣從中獲利。即使獨立來看,這兩種策略均屬於相對風險較低的對冲基金策略。

富邦銀行(香港)
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潘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