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金句:Comicsisapowerfulidea,butanideathat'sbeensquandered,ignoredandmisunderstoodforgenerations.─ScottMcCloud
周末那天,飲完下午茶,思哲已決定晚上看齣戲,放鬆一下心情。
因家住戲院附近,票從來都是直接去買,不會預先網上預購。這天家裏事忙,才試着網上購票。我發現戲票網上買每張要多付手續費,如果買兩張,那是十幾元的費用,但礙於實在走不開,只好乖乖付錢。當時我心裏有個疑問,免費的網上購票服務,長遠而言,難道不會對戲院更為有利嗎?
在選擇電影的時候,我考慮了一陣子。我要從三級恐怖片《滅絕生還者》和合家歡片《奪寶奇兵之水晶骷髏國》之間二選一。首先,我本身並不抗拒看恐怖片,我認為驚嚇至少比悶場要強一些。有些電影開宗明義不是恐怖片,可是效果很恐怖。其中最經典的包括Pixar的早年作品《TinToy》,電影中名叫Billy的嬰兒,臉蛋完全以電腦繪畫,像真度高,卻又不完全真實,結果非但不受歡迎,還觸發了觀眾的恐懼。
以上的例子,也就是所謂的恐怖谷理論(uncannyvalleytheory),這理論是個關於人類對「人形物體」感覺的假設。簡單來說,如果一個物體「好唔似人」,例如米奇老鼠,就較容易產生好感,反之,如果一個物體「非似真人」,在觀眾眼裏,不似的部份就會特別礙眼,讓人較易會產生反感。
線條簡單易受落
舉個例,線條簡單的卡通人物往往比較受落,沒有幾個小朋友喜歡那些結構複雜,像真度很高的所謂3D卡通,又例如,麥當勞叔叔也是一個例子,他邪惡和恐怖的感覺,不少是來自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像。由此看來,恐怖谷理論實在值得每一位3D產品的設計師仔細參考。
最後,我選擇了《奪寶奇兵之水晶骷髏國》,和大夥兒擠在一起,才發現,看電影最恐怖的原來是旁邊那些喋喋不休的觀眾。
網誌: http://wanszezit.wordpress.com/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