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異物深埋在傷口內肉眼難以發現,卻會令傷口發炎難以「埋口」,一名被木塊刺傷的男子,傷口多天不癒,X光檢查也照不到異物,甚至割開傷口也找不到,最終照超聲波後才發現傷口深處藏有一條長達3.7厘米的木刺,醫生指X光對木材物質敏感度較低,故建議可用超聲波檢查這類個案。
傷者是一名40歲男士,去年9月意外被木塊傷及右小腿,患者翌日到一間公立醫院的急症室求醫,檢查並未有發現傷口藏着異物,患者敷藥後離開,但傷口一直未痊癒,持續痛楚及腫脹,20日後再到一間診所求醫,醫生局部割開傷口檢查,都沒有發現異常,故轉介患者到屯門醫院急症室檢查。
發現長3.7厘米木刺
患者先接受X光檢查但未有發現傷口有異物,其後再照超聲波,才發現有一條逾3厘米的異物陰影,在超聲波導向下,醫生確定異物位置,成功取出一條長3.7厘米的木刺,患者的傷口其後也完全埋口了,有關個案詳細資料已經在新一期的《香港急症室醫學期刊》中刊登。
負責有關個案的急症室醫生指,木塊及木刺是特別容易引致發炎的異物,故必須盡快從體內清除,但傳統的X光檢查對木材質地的異物敏感度低,估計只能發現15%個案,但木材在超聲波檢查下卻有獨特形態,較容易辨認。超聲波是一種很有效率的檢查工具,但本港急症室仍未廣泛應用,若能在早期已利用超聲波準確發現異物的位置,不但可避免病人反覆求診,更因可確定異物位置,可減低取出異物時的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