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巴馬取得超過半數黨代表票及公開宣佈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已成囊中物後,大眾的問題已不再是希拉莉甚麼時候退選,而是她為甚麼要堅持選下去。
從數字及形勢上看,即使希拉莉在餘下的幾個州贏得百分百的選票,她的黨代表票也追不上奧巴馬,她根本難以說服一眾未決定的超級黨代表把票投給她。
從財政上來看,希拉莉所得的捐款早已未能應付競選開支,她已不斷自掏腰包填補赤字。希拉莉為甚麼還要打場勝不了的選戰,跟自己的荷包過不去呢?
最常見的解釋是,希拉莉要顯示實力,迫使民主黨及奧巴馬選擇她作為競選拍檔,組成「夢幻組合」。這樣的想法實在太小覷希拉莉了。她畢生的志願是要做第一位女總統,她長年啞忍克林頓到處拈花惹草為的也是圓總統夢,創造歷史。希拉莉怎麼會甘心屈居人下,變成副手呢?撇開希拉莉個人的想法,奧巴馬及他的陣營也不會願意吸納希拉莉作副手。要勝出選舉,最重要是得到不同的人支持,爭取最廣泛的票源。候選人太稜角分明或是惹火人物往往處於不利位置。奧巴馬本身已有不少弱點,已不容易爭取白人、婦女的支持;再加上希拉莉的話,那些討厭克林頓王朝的人將會倒向麥凱恩。換言之,奧巴馬加希拉莉隨時出現互相抵銷、互抽後腿的格局,令支持者進一步流失。對奧巴馬來說,找個代表分工或有國會背景的白人政客反而更化算。
希拉莉不退選着眼未來
若希拉莉想的不是副總統這個虛位,唯一繼續選戰的目的是為下屆大選鋪路。這絕不是天方夜譚。四年後會發生甚麼事難以預料,但希拉莉在初選中的打不死精神肯定可以強化她硬朗、可信的形象,肯定可以洗掉她倚賴克林頓的色彩。假若奧巴馬在十一月大選中敗給麥凱恩,希拉莉便大有條件在二○一二年捲土重來。事實上從美國白人的心理來看,他們在投票一刻放棄奧巴馬的機會甚高;而麥凱恩當選後能否從內外交困中打出一條血路是個很大疑問。這樣算來算去,堅持選戰還是對希拉莉的未來政治前途最有利的做法,難怪她不肯言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