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人民幣全面自由兌換成為財金界一個敏感話題,但凡相關字眼在國際通訊社出現,都可能成為炒作議題,昨日路透社引述中國商務部一篇來自新疆毗鄰國家吉爾吉斯坦中國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的經貿新聞,標題是「中吉央行談人民幣自由兌換問題」,然而細看原文,便可以發現並不是那回事,雙方只是就邊境貿易探討人民幣在吉國分階段「自由找換」,與真正的人民幣全面自由兌換完全扯不上邊。
駐吉中國大使館的原文指出,「5月16至18日,人行烏魯木齊支行代表團訪吉,與吉國家銀行重點探討了人民幣在吉自由兌換……中方建議從兩國邊貿開始,分階段實現人民幣在吉自由兌換。」
按理,人民幣自由兌換屬於國家機密與頭等大事,無理由由人行烏魯木齊支行出面與別國商討,加上吉國人口僅有520萬人,相當於香港的四分之三,相信之所以出現今次疑雲事件,可能只是有關稿件撰寫人對如何理解自由兌換這個概念出現迵異,最後令人產生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