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侏羅紀公園》中,恐龍復活的情節,可望成真。澳洲科學家由絕種的袋狼標本上,抽取脫氧核糖核酸(DNA),然後植入老鼠胚胎內,結果成功發育出軟骨。這是科學家首度成功令絕種動物的基因「復活」,不但令絕種動物有望重現人間,更有助推動生物治療研究。
袋狼(Thylacine)又稱「塔斯曼尼亞虎」,是袋鼬科動物。牠們身上有虎紋,外形有點像野狗,是現代最大的食肉有袋動物。由於人類過度獵殺,野生袋狼早於100年前絕種,而人類飼養的最後一隻袋狼,也在1936年於霍巴特(Hobart)動物園死去。幸好人類將牠們的標本,用酒精浸泡着,保存在墨爾本的維多利亞博物館內,令科學家得以進行這項突破性研究。
胚胎發育出絕種軟骨
墨爾本大學的動物學家帕斯克(AndrewPask)和倫弗雷(MarilynRenfree),以及德州大學研究員花了九年時間,進行實驗。他們首先由三隻有100年歷史的小袋狼標本、和一隻成年袋狼的皮膚上,試圖抽取DNA。但由於當中的組織十分破碎,科學家幾經辛苦,才拼合出編號Col2a1的基因排列。帕斯克說:「將(基因)碎片拼合起來,有點像玩拼圖遊戲。」
「只要有一個基因」
拼好了。專家將Col2a1與一種藍色的細菌基因結合在一起,注入老鼠胚胎內。科學家後來細心觀察,當胚胎發育到14天時,前肢和後腿骨骼軟骨有藍色的痕迹,這顯示Col2a1正在活動。帕斯克說:「我們很清楚看到,它在發展出軟骨。」不過科學家沒有讓胚胎最終培育成老鼠。研究報告刊登在昨天(周二)出版的科學期刊《PLoSONE》。
對於袋狼的DNA,在老鼠身上復活,倫弗雷認為,這表示「絕種」不是永恆的事,「只要有一個基因」,就有機會令物種復活。不過她強調,這不代表不需竭力保護涉臨絕種的動物。
科學家表示,他們下一步是抽取袋狼身上更特別的DNA,例如令牠們身上長出斑紋的基因,放進老鼠的胚胎內做實驗,看看老鼠會否長出斑紋。但帕斯克表示,要複製整隻袋狼,十分複雜,因為先要排列出袋狼全部30,000個基因。英國《新科學家》/
澳洲《悉尼先驅晨報》/《先驅太陽報》
袋狼軟骨重生
1-2.科學家將基因注入胚胎,14天後前肢和後腳骨有藍色的痕迹,就是袋狼DNA發育而成的軟骨組織。
3.科學家把老鼠胚胎的前肢一隻腳趾的縱切面影像中,亦可見有袋狼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