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越來越多市民服食含西藥成份的壯陽藥,引致不適甚至死亡,衞生署昨日表示,正與警方研究是否控告早前出售問題壯陽藥,導致有人死亡的上水「龍生集團參茸海味行」誤殺罪名,現時藥房負責人已被拘捕。若當局最終提出起訴,將是本港首次有藥房出售問題藥物而被控誤殺。有藥劑師表示,檢控可起殺一儆百作用。 記者:陳沛冰
衞生署今年2至4月共接獲51宗服用不同壯陽產品後不適報告,其中兩人死亡。其中一種致命壯陽藥是沒有藥名的紅黃色膠囊。署方早前調查後,在上水新豐路「龍生集團參茸海味行」撿走137粒紅黃色膠囊,東主聲稱膠囊是向一名內地商人購入,化驗顯示除了含有治療陽痿藥物「昔多芬」外,每粒更含有160至230毫克的糖尿病藥「格列本脲」,較正常使用量超標10至15倍。該署會繼續循《藥劑業及毒藥條例》中非法管有未經註冊藥物,以及非法管有第一部毒藥兩項罪名調查。
部份虛構標籤
衞生署副署長譚麗芬昨出席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時表示,今次是首次在壯陽藥發現格列本脲,「當時已有一名市民服藥過身,係唔係有誤殺成份呢?用咁重份量嘅格列本脲」。由於事件可能構成誤殺罪名,故衞生署早已聯同警方偵查。
譚麗芬又指,所有由內地生產的問題壯陽藥,標籤均是虛構,內地已證實有關藥物未註冊。由於有關藥物在新加坡及日本引起事故,港府會與當地聯合調查。
多名議員批評政府教育市民及打擊違規藥房力度不足,郭家麒表示,政府一直後知後覺,若能事先知道有藥房出售致命藥物,可公佈資料及教育市民。譚麗芬表示,會加強與警方執法。
警方發言人昨表示,已拘捕「龍生」負責人,現保釋候查,數天後再報到,暫時未落案起訴。至於另一宗引致死亡的案件,則仍在調查中。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總監崔俊明表示,檢控違規藥房負責人誤殺,可殺一儆百,「𠵱家藥房賣藥越嚟越濫,有人死應該要負責」。他相信政府已嘗試很多方法打擊違規藥房,但成效不顯著,故考慮以誤殺檢控。
港九藥房商會理事長劉愛國表示,藥房東主可能在不知情下出售問題藥物,控告誤殺較嚴重。
話你知:控方須證明事主明知故犯
本身是律師的立法會議員鄭家富表示,誤殺和謀殺的分別在於犯案者的意圖,誤殺並非像刻意謀殺般明顯及強烈,但亦對他人性命構成危險,「好似有人攞把刀插人一下,等佢重傷,但點知佢死咗,就有機會被控誤殺」。控方的證據關鍵,是犯案者是否預先知道有關行為會對對方有一定傷害。
他指,今次藥房負責人或被控誤殺案,控方需證明負責人事前知道出售的藥物未獲註冊,及對服用者有一定危險。若藥房負責人得悉事實仍繼續售賣,即表示他願意冒險,便可能構成誤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