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銀行正全力參與四川災後重建計劃,成都市人民政府已向各家銀行提出貸款需求300億元,協助災區重建。中銀國際發表研究報告,指災後重建長遠為銀行帶來千億商機,但估計內地銀行業亦因地震造成淨損失50億至130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時調低今年盈利預測0.7%至1.8%。 記者:劉美儀、李培瑛
報告指,由於地震地區佔內地銀行貸款總額比例有限,故影響它們今年的盈利亦有限。中國銀行(3988)董事長肖鋼昨日在港表示,鑑於中行在四川地震災區涉及的縣鎮分支機構不多,業務及貸款量亦有限,核心災區汶川縣亦無分支機構,儘管地震對該行的財產損失仍在點算中,但因四川省佔其整體業務比重較小,故相信對全年利潤或業務發展的衝擊輕微。中行日前估計在四川及陝西省的損失約1.5至1.6億元。
不良貸款料增逾300億
不過,中銀國際報告預料內地銀行經濟損失或高達100億至180億元,主要營運開支增加、收入下降、不良貸款上升所致。四川地震造成無數人民傷亡,加上分行遭到嚴重破壞,預期人工及行政開支急增,令總開支將增加20億至40億元。救災期間,內地銀行不收電滙手續費、提供優惠貸款利率、延長還款期及不收罰息,令銀行收入下降,同時四川經濟增長因天災放緩,亦對影響銀行收入。
報告相信,不良貸款將有所提高,例如農行預估新增不良貸款逾60億元,建行(939)承認個人貸款壞賬將增加1.3億元。報告預期,對個人貸款整體影響將不多於20億元,又估計不良貸款及特別關注貸款餘額將增加300億至500億元。
作最壞打算後,災後重建亦為銀行帶來曙光,報告預期新增重建貸款達1000億元,若人行不計及災後重建貸款,全年貸款增長預測調高0.3個百分點至14.7%,又估計新增貸款帶來盈利50億元。中銀國際維持「跑贏大市」評級予工行(1398)、中行、中信行(998)。
災後重建提供商機
另外,工行表示,將於近期向成都提供約200億元的抗震救災專項貸款及相關綜合金融服務,主要用於加緊搶修地震中受損的城市道路、管網、房屋等基礎設施。建行亦公佈,對災後重建貸款的優惠政策,擬對核准發放用於抗震救災及災後重建的人民幣貸款執行人行利率下限,即個人住房貸款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下浮15%,其他貸款則上下浮10%。
肖鋼稱,災難翌日,中行四川網點大部份已運作,至今逾九成恢復營業,不過,中行在都江堰及綿竹兩個網點下塌,活埋35名員工,最終15人獲救20人遇難。
至於人行公佈4月份人民幣按月新增貸款升幅強勁,肖鋼指人行是以季度調控信貸,迄今中行仍符合內地監管對貸款增速的控制,料今年其貸款實質增長規模,會維持去年水平,全年貸款增幅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