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重災區北川滿目瘡痍,能夠逃出生天的災民,面對家園盡毀及失去親人,心靈嚴重受創。」四川大地震發生後,於上周四趕赴北川救災的香港紅十字會醫療義工團,在北川3天期間曾搶救數百名傷者,團員返回成都後昨受訪憶述在災區的工作時,以「好慘,災民個個都好慘」來形容災民的苦況,可幸暫無傳染病發生。
輪流當值照顧災民
醫療義工團由曾參與過海外救災的外科醫生歐耀佳、范寧、骨科醫生潘德鄰及聯合醫院急症室高級醫生袁柏泉以及一名女護士周慧儀組成。在北川的3天,幾位義工醫生每天只睡數小時輪流在救護站當值,以便照料災民。
女護士周慧儀表示,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一名與丈夫失散的女災民,她抱着幼兒與家翁徒步4天逃離災場,到救護站求助的悽慘情景。「個BB當時嚴重缺水,營養又不良,好彩遇到我哋,唔係就……」女災民擔心失散的丈夫,情緒焦慮不安,多次哭求他們協助尋夫。
缺水軍人拚命救災
潘德鄰醫生在災區最大的感觸,是在學校廢墟撿獲一本物理教科書,感到生命無常。「數分鐘前學生還在上課,數分鐘後生命已結束。」其次是目睹一名「皮膚亁得好厲害」嚴重缺水的救災軍人,送入救護站飲水稍作休息後,就強行離去繼續救災。
首次出外救災的袁柏泉醫生,面對今次巨大災情,他感到責任重大,而災民脫水疲累情況不算太差,但心理上因親人死去或與親人失散,出現焦慮不安需要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