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推減稅免稅挽經濟<br>四川工業暫損失670億元

中央推減稅免稅挽經濟
四川工業暫損失670億元

【本報訊】四川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命傷亡和財產損失。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奚國華昨日表示,單是四川全省14,207家工業企業,直接經濟損失已達670億元(人民幣.下同),死亡1,387人,受傷9,798人;所以財政部及國家稅務總局公佈九項針對災區的稅務優惠。

就抗震救災及災後重建,財政部及國家稅務總局,昨晚公佈九項稅收優惠政策,除捐款捐物可扣稅外,其中最重要的是企業因地震實際發生的財產損失,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受損最嚴重的東方電氣(1072),旗下東方汽輪機廠固定資產損失高逾70億元,將可用作抵扣多年的稅項支出。至於礦務公司或煉廠因地震遭受重大損失的企業,可由當地政府決定減徵或免徵資源稅。

購房者獲減徵契稅

此外,經有關部門鑑定,對損毀不堪的居住和使用樓房,在停止使用後,可免徵房產稅,大修停用半年以上者,維修期間免徵房產稅,失去住房而重新購房者,也可獲減徵或免徵契稅。
07年四川GDP為10,505.3億元,人口8,170萬,分別佔全國GDP及總人口4.3%及6.2%。奚國華披露的損失只限於工業企業,其他如農業、金融服務業以至事業單位等損失未包括在內。中國保監昨日便指出,截至5月18日止,保險業直接經濟損失為1.24億元,故最後統計出來的直接經濟損失肯定更大。
雖然外資證券行多數認為,汶川地震對中國整體經濟的影響有限,但內地證券界及學者持有不同看法,當中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兼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預計,與年初的雪災相比,地震對人民財富存量造成更大損失,直接經濟損失要大得多。學者劉正山更悲觀地初步估算,直接經濟損失大約在5,252億元,遠超年初雪災造成的1,516.5億元損失。
中信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諸建芳測算,地震將造成當地生產中斷約一個月,由於受災地區GDP佔四川全省近半、佔全國約2%,地震可能拉低全國工業生產增速0.3個百分點。同時,由於人命傷亡和財產損毀,受災地區消費將降30%,導致全國消費增速下降0.6個百分點。災後重建將激發投資,推高全國投資增速0.3個百分點,「初步估計,汶川大地震將拉低全年GDP增速0.2個百分點」。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昨日出席一個在理工大學舉行的論壇時表示,四川地震不會對內地經濟和通脹構成重大影響,即使地震或令個別物資供應緊張,但他不認為與通脹有直接關係。
國際評級機構穆廸也作出估計,四川地震可能造成700至1,400億元財產損失,相當於四川去年國民生產總值(GDP)6.7至13%。
穆廸分析師嚴溢敏稱,由於中國前10大壽險及財險公司,絕大部份在四川省保費收入不足其總收入5%,而在超過5%的公司中,今年盈利會有一定影響,但總體損失應在可控範圍。同樣,商業銀行在四川的信貸規模亦較小,估計約6,000億元,只佔總貸款額3%,他們沒有一家貸款集中在重災區,地震造成的信貸損失很小。

昨日通報因地震受損企業

‧東方電氣:直接經濟損失70億元以上,356名員工死亡
‧國家電網旗下四川電網:直接經濟損失67億元
‧中石油集團:直接經濟損失17.8億元,5名員工遇難,44人受傷,5人失蹤,5人失去聯繫
‧劍南春集團:直接經濟損失8至10億元
‧葛洲壩集團股份:直接經濟損失6,000萬元,3名員工死亡,5人被掩埋,28人受傷,35人情況不明
‧廣西桂冠電力:直接經濟損失3,000萬元
‧岷江水電:10名員工遇難,102人受傷,130人失去聯繫
資料來源:綜合內地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