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區復課讀書聲聲聲感人<br>課本支離破碎 孩子讀得更用心

災區復課讀書聲聲聲感人
課本支離破碎 孩子讀得更用心

【本報訊】「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孩子們嘹亮讀書聲,於四川地震災區再響起。無論站在借來的教室或搭建的帳篷,難得復課的學生,拿着支離破碎的課本仍特別用心,只是當看到倖存的校名牌匾,念及不能再見的同窗,小眼眶都紅了。志願組織紛紛搶建「抗震希望學校」,圓更多孩子讀書夢。

讀書聲聲聲入耳,讓深信知識改變命運的四川災民,從中感到希望。四川綿陽長虹集團騰出培訓中心,讓鄰近北川小山坳上的北川中學復課。沒音樂伴奏,師生們清唱國歌,但就算再聲嘶力竭,聲勢仍大不如前,只因全校逾2,900名師生,只有508人出席,其餘都已埋於五層高教學大樓倒塌後的瓦礫中,生死未卜。

臨時帳篷活動板間房做課室

內地高考將臨,地震後擔心未能應考的高三學生劉志娟,終舒一口氣:「大地震給我們的是恐懼和悲情,但我們要爭取考上大學,因還要回來建設自己的家園。」災難中頓成孤兒的王楊,本已對上大學失去希望,現失而復得,含淚矢言要金榜題名報答父母。
平日嘻笑打鬧的同窗,突然不能再見,學生昨於早會仍強忍悲痛,但當工人在臨時校園掛起一塊牌匾時,全體學生都禁不住放聲同哭,連副校長也老淚縱橫,只因那正是倒塌校舍唯一倖存的部份,寫有「四川省北川中學」的牌匾。
成都青羊區一所「抗震救災愛心家園學校」也正式開校,其實它只是由一所體育中心改建,課室只是搭建的帳篷或活動板間房,但80多名來自不同災區的中小學生,仍露出多天來未展現過的笑容,小手緊緊抓住課本不放,深恐再遭「搶奪」。17歲女生姚瑤高興地上課,父母在課室外偷偷張望,彷彿看到女兒的將來。
復課課程也經過挑選,為學生預備《孟子》部份章節,當念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於煉獄裏走了一回的學生感受較平日都深。

能夠重新投入學習,一名女生悲喜交集,淚中帶笑。路透社

第一課心理輔導 穩定情緒

可惜,小小心靈又如何能承受巨大創傷,14歲的中學生黃先婷由媽媽伴着到都江堰市一小學的操場復課,自從200多名同校師生遭活埋後,她一直不發一言,黃媽媽攬着幾乎失去了的女兒說:「她的性格好像變了,變成一個我們不熟識的人了。」
不少老師自發從其他學校跑來這些愛心學校授課,其中胡本軍前一晚通宵備課,並決定第一課為「心理輔導」,他要「穩定他們情緒,讓他們對生活、自己充滿信心。」

不少女生在復課儀式上,忍不住痛哭起來。路透社

籌款逾億 建抗震希望小學

四川地震災區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學終在綿竹市遵道鎮落成,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籌建,校舍由新型輕型板材搭建,共有九間課室及一間教員室,具有良好防震、防火功能。該校原址其實是已震得體無原膚的遵道鎮中心小學,新校似為居民燃點新希望。
基金會在內地發起「希望工程緊急救災勸募行動」,已籌得逾億元人民幣,並擬在災區建更多抗震希望小學,讓學生復課。
成都萬年場實驗學校在地震中部份倒塌,但經過96小時緊逼搶修及加固,用了一萬塊磚、六噸水泥及十噸砂石,終於重建起來,經專家檢定安全後,1,400多名學生陸續復課。
不少市民自發參與重建校園,目不識丁的民工趙五稱:「那怕不吃不睡也要快點蓋教室,讓學生早些日子來上學。」

掩不住內心傷痛,流出眼淚。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