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eABreak:潛攝要收風

TakeABreak:潛攝要收風

公眾假期在西貢碼頭海傍廣場吃點心,讓凉風輕吹,身旁一隻隻家犬乖乖跟主人坐在席上等分食,生活寫意有誰不想?但我嘆茶為等6月開潛水攝影展的Denny,接我上他那泊在對出的訓練船。看他拖着細女前來,工人拖大女在其後,家庭樂到不得了。幾萬元的器材,隨時可在自己的船上睡午覺,這麼大的投資,怎樣才影到靚相?原來還要事先收定風——那裏的水最鮮,魚就最多!

記者︰陸俊雄
攝影︰梁細權
潛水攝影︰DennyWong

專影埋身

還記得年多前Denny在上一回攝影展中,用上地點來分類,但今次反而是以生物分類,想人看清牠們不同形態。「你會感受到與牠們距離好近,而且動感強些。」一聽他這樣說,我就想起大白鯊的招牌音樂。他最記得有次:「有條銀鰭鯊正面衝過來,我收起腹,有少少像蝦米,抬頭一望牠已經到在我頭頂,那副牙很利,一個白色的肚,當牠過了我時還回望了我一眼,那眼神像鷹,很惡形惡相嚇倒人的。」
聽起來水底原來好凶險,但Denny卻說不,「其實魚越大,牠們警覺性越強,會好抗拒聽到你的呼吸聲。如鯊魚,牠們常跟人相距最少3米。」他指反而要想辦法一面扮化石時,又要估牠們游的方向,趴低慢慢埋身,1/60秒或1/80秒是最好的快門時間,近和靚成正比。
一瞬即逝特別是面對游得快的時候,其實像他玩埋攝影的,出發前早會收定風,專去一些CleaningArea,他最愛是科莫多島水域,「即魚群集中在交配覓食的地方,可能是大流位,越多新鮮水湧入的地方,被食的小魚群越多,大魚越聚。牠們來來回回地游,才有機會拍照。」原來不是無定向尋找,不是看你有多好運氣。

■豆丁海馬,比一張SD卡還要細少少,完全想像不到Denny怎會找到牠出來。

■其實這是獅子魚的鰭,你想像到要幾近距離才影到嗎?

■蘇眉很少群游,而且很難吸引牠游近自己身邊,要影到牠身上花紋很講埋身技巧。

■最好影的海洋生物,殼上花紋靚之餘,又易捉牠的行走方向。


■黑鰭鯊剛打完架,牠們警覺性又強,Denny還在找辦法想影好鯊魚。

Denny有用菲林也用上Digit,除了相機身,防水殼,機頭鏡頭殼,閃燈連燈腳是最基本裝備了。如今D200的防水殼停產了,若是D300,全套入門裝備約$30,000。

做好當下事

我知道像Denny這類專業級,到潛點大都是住船,而且一住是一個星期或十多天。其實過程不易捱,遇打風時船頭真會被巨浪捲起,廚房杯碟叮叮噹噹,物件左流到右,右又流向左。「我試過去到旅程一半,船長捱不住要回頭。但正常會選擇少風雨的亁季才去。一天落水5次,每次約1小時,上船休息2小時。」一算,說的已經是13小時的過程,睡又8小時,不是當潛水攝影為第一目標的,隨時捱不下去。
「我反而不覺悶,不覺時間難過。有人上水等待時睡覺或吹水,我就一定會即時忙用電腦處理剛影回來的相。」Denny解釋不是在扮認真扮專業,只是不想如Fiona所唱一樣心存僥倖,下次下次大概可以,「第一次影回來的一定最好,即使有機會給你再到同一個潛點兩三次,我落水時從沒想過下次好過上次,最緊要影好當下那一次。」似比喻做人一樣,當下的機會捉不緊時,努力再追也沒有用。阿Paul在《愛與狗同行》也有意思相似的一番話,人總愛想過去想將來,不懂想想現在。

■未試過住船可能幻想好玩,但Denny說除了對住個海和照片,基本上那幾天與世隔絕。

不再80米

我一直覺得攝影人和畫家有一樣的藝術家脾氣,即使Denny平日多平易近人都好,我總覺得他一落水有不理他人的一面。他笑說:「其實相影得近時,另一方面反映出我常離群拍照,這是不好,但人一多好易嚇走目標。」其實對潛水有初步認識的都可能知道,獨自潛水是大忌;像他玩埋攝影的,離群找一些與別不同的東西,好像是天性,就算是在日常生活的城市而不是深海時。「不過現在我最多只潛三四十米,合安全界線的。年輕時,我會單獨試潛到80米左右,會覺得很Cool很型,但人大了有小朋友時,很多睇法都改了。」
80米的深海世界又會是怎麼樣?即使是不會潛的我都好奇想知。「80米的世界其實沒有東西好看,你的動作好緩慢,魚又會非常抗拒外界刺激。光線又少,少有大魚群集體覓食,影相就更難。」要是這樣無必要試?Denny有此經驗是因為聽說該處有沉船看,年輕好奇不怕死所致。原來在上映《奪寶奇兵》,男人都是這樣,可能像地中海一樣,內分泌的事。

Denny潛水攝影展:

地點:尖沙嘴文化中心地下E區
日期:6月15至20日
時間:9am-11pm
費用:全免
查詢︰DivingExpress(27241322)
尖沙嘴漢口道19-21號漢宜大廈1樓D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