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滬杭甬(576)今年首季業績逆轉,是受多項不利因素影響,盈利只有4.79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年同期下跌10.6%,遠遜於去年全年的增長46.2%。
以高速公路本業來說,期間的雪災已為交通運輸帶來不便,而通往上海的杭浦高速於1月底開通,對滬杭甬高速的滬杭段車流量形成分流,同比下降7.2%,而杭甬段拓寬工程全面完成,則帶來增長6.7%,整條滬杭甬高速計,同比只增0.3%,通行費增0.8%。
分流影響高速收入
上三高速部份路段亦受鄰近高速的連接及貫通而產生分流影響,車流量及通行費均增2.5%,上年全年通行費增長5.4%。
佔23.45%股權的甬金高速金華段,通行費雖增7.1%,但財務負擔沉重,仍在虧損。
去年5月長安服務區開業,為期內相關公路業務帶來高增長,但並非主業,收益率亦低,對整體業績無大幫助。
證券業務未能持續去年的良好趨勢,但期內營業收入仍增44%,其中手續費收入增長36.4%,銀行利息收入更增168%,而股市下跌,影響自營證券業務,投資公允值錄得虧損1.37億元,上年同期則有收益9177萬元,是影響整體業績下跌的主要因素。
計劃參與股指期貨
證券業務的手續費收入仍有增長,是擴充業務有成效,而銀行利息收入增加,是去年曾作注資以及盈利佳,積聚資金較多的效果,去年曾獲注資7億元,計劃參與股指期貨交易,去年已收購一間期貨公司,而國內股指期貨交易仍待出台。
滬杭甬的業績,不能以一季定論,其後的變動,尤其是證券業務的影響較大,這是一項不明朗因素,年底結算時,投資公允值可升可跌。
至於本業的高速公路,杭浦高速開通,已帶來分流,而杭州灣大橋的通車,相信分流更為明顯,對通行費收入有一定影響,而自主研發的電子收費不停車收費系統,只是較為方便,能否減緩分流存有疑問,期望已久的貨車計重收費,只望於年底實施,對通車費有否幫助未悉,但減少超載,可降低養護成本。
滬杭甬現價7.16元,往績PE11.6倍,息率4.8厘,而往績因證券貢獻大,PE不能作準,本業受影響已可肯定,而證券業務展望不明,既有疑問,宜作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