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股上周悶戰連場,由於本周外圍欠缺重要數據及業績,業內估計大市仍趨窄幅上落,要衝上26000關有難度。大市波幅漸縮,連帶窩輪上周五交投亦創今年新低,「炒無可炒下」,獲基金或大戶追捧的細價股有機會禾雀亂飛,但風險同樣甚高。
道指上周五微跌5點,本地藍籌在美國預託證券(ADR)普遍靠穩,滙控(005)及中移動(941)ADR折算報135.9及134.5元,較港收市高0.5及0.6元。統計十隻重磅藍籌,僅合共推高恒指約67點。
散戶入市信心回升
蘋果散戶調查顯示,看好後市的散戶指標,由對上一次的-8.54反彈至6;有意入市者的比例,亦由前周的2.35%增至6.48%;有貨在手的散戶比例,則由49.10%微減至48.08%。雖然散戶信心有回升迹象,外資仍然按兵不動,態度較為審慎。追蹤2150億美元離岸亞洲基金的EPFRGlobal數據顯示,亞太區股市上周三結束連續15日資金淨流入走勢,而上周港股重新錄得資金淨流出,惟金額少於1億元。野村證券同類調查亦發現,港股基金上周錄得2.1億元淨流出。
大福證券零售及企業服務部董事潘鐵珊指出,好淡雙方勢均力敵,除非大市能以千億成交突破26000,否則港股難逃上落市格局。輝立證券董事黃瑋傑預期,恒指本周繼續於25000至25800點水平整固,他指美國近期經濟數據參差,要等到7月公佈次季數據及次季企業業績,美股以至港股走勢始會明朗化。
統計1993至2003年三次大熊市,港股經歷熊二反彈後,平均有約二至三個月時間呈牛皮拉鋸,然後再度輾轉滑落。假設恒指短期未能衝上5月初反彈高位26400水平,港股或如坊間所料,經歷數周整固期後,步入熊三跌浪。
法巴薦電訊消費股
中資股上周跑贏大市,但法巴發表報告,指H股指數今年仍看跌約20%。該行關注大批在港上市的中資股,首季盈利遜於預期,不少股份資金流更明顯轉壞,只有電訊行業未來兩年帶來較穩定盈利貢獻,建議減持金融、能源、原材料及地產行業股,增持電訊、消費、服務及機械類股份。
另外,內地傳媒引述一位接近中證監人士消息指,日前召開的QDII試點總結研討會上,談及已發行的QDII基金,運行狀況不樂觀。據悉,QDII將實行更靈活的審核制度,外滙管理局資本項目副司長孫魯軍稱,將盡快對現行QDII法規作進一步修改和完善,加強對QDII評估和考核。
蘋果散戶調查
調查日期:5月02日
持貨比率(1):46.72%
蘋果散戶指數(2):18.22
短期入市比率(3):4.92%
調查日期:5月09日
持貨比率(1):49.10%
蘋果散戶指數(2):-8.54
短期入市比率(3):2.35%
調查日期:5月16日
持貨比率(1):48.08%
蘋果散戶指數(2):6.00
短期入市比率(3):6.48%
過去52周平均值
持貨比率(1):49.24%
蘋果散戶指數(2):9.34
短期入市比率(3):8.72%
過去560次調查平均值
持貨比率(1):37.92%
蘋果散戶指數(2):6.51
短期入市比率(3):6.41%
(1)表示手上持有股票之被訪者比例
(2)數值由-50(極度悲觀)至+50(極度樂觀)
(3)反映現時沒有持貨投資者短期入市意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