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使未來命 - 高慧然

先使未來命 - 高慧然

我們對生命的態度,其實也就是消費的態度。
有的人全無計劃,見步行步,見招拆招,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過得一日算一日。
另一種人是孔子的忠實信徒,相信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以,做每件事都有周詳計劃,小到一日飲幾杯水去幾趟廁所,大到整個人生的大方向及小細節,還沒出第一份糧就上律師樓簽下了平安紙,把累積中的身家的出路安排得妥妥貼貼。
剩下來的就是先使未來錢的人了,這種消費態度也成為這種人對待生命的態度。第一個先使未來「命」的人誕生在公元前兩百多年,比信用咭的誕生早了不止兩千年。這個人名叫荊軻。
沒錯,就是那個失敗的劍客。我們能夠想像,他跟秦王在殿上的糾纏不可能持續太久,這短短的瞬間,讓他從此名留刺客史。
在出發往秦國前,荊軻已經提前把生命消費掉了。《史記》沒說荊軻從接受亡命任務到付諸實現,隔了多少時間。有說是三年。《史記.刺客列傳》告訴我們的是,在出發前,荊軻享受着君王般的豪奢,把燕國最好的馬的肝臟吃下肚子,用金幣來打水漂。在秦統一前,燕國使用的是刀型幣,它們不可能在水面漂行,荊軻擺明了一副有錢冇命享,跟錢過不去的態度。
後世的消費者都是荊軻的弟子,我們用信用咭先使未來錢。發咭銀行就是我們的燕太子丹,結果,有的人還錢,有的人還命。我到現在還常常想,荊軻之所以答應太子丹,會不會只是為了馬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