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命托市 基金叫苦<br>「資金亂竄 找不到方向」

奉命托市 基金叫苦
「資金亂竄 找不到方向」

【本報訊】內地股市上周抵禦強震,上海及深圳股市全周居然上升0.3%及2.5%收市。不過,成功護市背後主角的基金經理,開始大吐苦水直言撐得辛苦。據悉,中央為減輕機構投資者托市壓力,短期內將陸續放行大型基金公司新發項目,當中不少是由基金行業所謂「股神」打骰,希望藉其人氣增叫座力,吸納更多資金入市,避免令「看似穩固,實為脆弱」的A股市場再度崩盤。

上周一發生地震後,A股翌日僅微跌0.2%,周三更飆2.63%,一名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經理默認,周一傍晚已接到中央「窗口指導」,要求他們主動保持市場穩定,不希望他們藉地震發國難財,進行大規模掟貨沽貨行動。「是不是有人在護盤,你自己去看一下盤面就知道了。」

近300億元流入股市

資料顯示,截至上周四,滬深兩地資金共流入284億元,其中只有上周四錄得輕微淨流出。流入的資金主要集中醫療、建材、鋼鐵、煤炭電力等板塊。野村證券每周資金流向亦發現,與中國相關的基金上周有近2億美元流入,為連續四周高踞亞太區最多熱錢流入地區。
不過,鑑於「只能淨買入,不能淨賣出」,投資者只能趁機進行股份轉換,資金無可避免湧入災後重建概念股,四川路橋及四川金頂,復牌首天就漲停板。
面對上層呼籲托市,多間機構投資者不諱言:「經濟面和資金面都很脆弱,大家都扛得比較辛苦」,一名私募基金經理感慨說:「市場沒有主流熱點,資金一直在四處迷茫地流竄,找不到中線趨勢方向」。深圳一家陽光私募管理的信託倉位僅為四成,「市場找不到安全投資的品種,不少機構睇好的漲價概念,也許很快就支撐不住。」
眼見大戶護盤吃力,內地《華夏時報》引述中證監官員指出,現階段新基金審批會由中小型基金傾斜至大型基金。「被壓制新發項目的大基金公司,月內將陸續放行,而為迅速拉升人氣,大型新基金會由基金界著名投資經理負責管理,以極速收集市場資金,入市護盤。」

逾10億元項目先審

一家中外合營的大型基金公司負責人回應查詢時透露,即將有大型新基金籌集資金,「上周證監機構暗示,規模逾10億的新基金項目,可遞交申請而獲當局快速審核,而新債券及中小型基金等,有關申請會暫時「靠邊站」。
截至上周止,嘉實、博時、南方等旗下的股票基金先後獲批發行,華夏的新基金亦即將發行,業內人士稱此為基金界一次「豪門救市」。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王鴻嬪分析,地震帶來的是一個建倉的好時機,雖然A股在地震和人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雙重打壓,大盤仍可繼續反彈。「目前市場已經出現多重積極信號,反彈升浪即將開展。」

上周五部份主動增倉股份

內地上市股份:祁連山
股價升幅:9.98%
增倉量(萬股):3,239

內地上市股份:巴士股份
股價升幅:9.82%
增倉量(萬股):2,659

內地上市股份:重慶鋼鐵
股價升幅:10.04%
增倉量(萬股):1,741

內地上市股份:大唐發電
股價升幅:7.82%
增倉量(萬股):1,715

內地上市股份:中鐵二局
股價升幅:7.46%
增倉量(萬股):1,551

資料來源:和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