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化設施受損威脅生態環境

核化設施受損威脅生態環境

【本報訊】四川大地震引發一場化工原料甚至核設施污染恐慌,解放軍總參作戰部副部長馬健空軍少將昨強調,四川的核設施安全。他承認「單位可能死了人,但不能說是核設施致死的」。國家環境保護部日前通報指,受地震影響,最少三家位於什邡、德陽市的化工廠洩漏硫酸和液氨,情況大致受控。

地震期間化工廠爆炸

法國核子監察機構稱,四川有一座研究用反應爐、兩個核燃料生產地點和兩個核武研製地點。這些設施與震央相距60至145公里。該機構稱部份的核設施有輕微損毀。這些核設施在廣元、綿陽等災區,處理包括三重氫、鈾等核原料。馬健昨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記者會表示,中國地震災區核設施已被軍隊和武警部隊嚴格保護,沒任何問題。
地震災區工廠林立,國家環保部日前公佈,位於什邡市的兩間化工廠的生產裝置受嚴重破壞,有硫酸和液氨洩漏,環保部人員即時展開應急救援工作,並監控附近的水質,證實安全。有網民在其中一間工廠的網頁留言說,地震時廠房發生爆炸,80公噸液氨洩漏,廠房全部夷為平地,工人也被活埋。另一家位於德陽市的化肥廠,也因地震引發氨洩漏。部份災區的水質酸鹼值和氨氮略有超標。
香港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副教授陳竟明表示,洩漏氨或硫酸會影響淡水的酸鹼度,水源如受污染則不宜飲用。他估計,只要當局及時發現有廠房洩漏化學物質,及時堵塞污染源,加上四川連日來也有下雨,可望將受污染的水源稀釋,可將影響減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