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我在周末死去<br>天災的功能 - 卓韻芝

不要讓我在周末死去
天災的功能 - 卓韻芝

一.鏡頭前長達20秒的號哭

初聽到四川地震的消息,不知道是7.8級,未知其嚴重性;那本是一個風恬浪靜而天朗氣清的假日。
那夜,朋友說他感到很不安,甚麼也不想做了,就只坐在大廳中,雙眼一直盯着電視,說是盯,因為他不知道自己在看甚麼想甚麼,腦中一片空白。再過兩天,另一位朋友看新聞片,作嘔作悶,飯也吃不下,非因為畫面血肉,而是那種悲慟的鬱悶感。他不忍再看,關上電視;兩小時後,依舊寢食難安。又有一位朋友,一直避看畫面,每天乘搭的火車車廂內,新聞卻在循環播放,畫面中的婦女在災區中對天號哭,他希望車卡可以走得快點──因為只要接近站頭,就會發出提示乘客下車的廣播,蓋過那凄凉而赤裸的悲泣──就在車廂中,他咬着牙,一直自言自語:快點到站,快點到站,請求你讓我快點到站……
看到那些畫面,兩句說話忽然跑進我的腦海,那是小學時期的教材,杜甫的《兵車行》:
牽衣頓足攔道哭 哭聲直上干雲霄
現在我明白這兩句唐詩所描繪的畫面。

二.正面的「功能」

猶記得在中學時期,很幸運地遇上一位非常有意思的中史老師,她時常在教學中途述說課本以外的事情,是很有個人觀點的人,我時常替她改花名,心裏卻對她很是尊敬。有一次她提及天災在中國的「地位」:「我國人,皇帝就是天子,天子是甚麼?正是天所生的兒子嘛!天災是甚麼?就是天的啓示嘛!發生天災浩劫,豈不就象徵上天不滿天子?否則為何讓天子下的人民與皇族受苦呢?天災降,人民就順便借勢埋怨皇上的badpolicy,天子也不能辯駁甚麼,事實就在眼前嘛;皇上,天災來了,天都出手教仔了,你不理我感受,也得關顧你老竇的警誡哦!天災使百姓苦不堪言,但也真有其功能!好……現在回到中史書第75頁。」
經歷了祥雲火炬多趟被襲,西方傳媒對西藏暴動的錯誤報道,美國新聞節目主持的口沒遮攔,網絡歌手慕容萱的一曲《做人別太CNN》,然後來一次四川天劫……這一切,發生在08北京奧運年,使人百感交集,更感心酸。夜裏民族情意起,不禁嘆謂:中國人,真是可憐。另一邊廂,這亦是時候向外界表示一下中國人的團結和惻隱之心。歷史上,中國凡有大型天災,總是死得最多人的,一來國土內許多地方的地勢不便救援,也因為救援技術老實差強人意。但願這次救災工作辦得好,讓人明白甚麼才是與時代接軌,我國也重視人命;溫總理每遇大型事故都會親自探訪,想告訴人民的,正是這些。
災難發生,沒有所謂適合時候,但若這能激發民族的團結,今年的奧運,將會看得使中國人更為動容。朋友來了一個黑色笑話:這一場生靈塗炭,可能至少讓激進分子不會在奧運期間放炸彈吧。也許,這些是天災唯一較正面的「功能」。

天災使百姓苦不堪言,發生在08北京奧運年,使人百感交集,更感心酸。

三.行善的步驟

然後,就是行善的問題:安坐家中的我們,可以貢獻甚麼。
捐款,是最user-friendly的方法──總不能叫每個人都放下手頭工作,親身實地救援吧;這也未必為上佳方法,拯救是一門專業,非一般人懂得處理的事──捐贈物資或捐款,也有其步驟。尤其是如果你身邊有孩子,也想對他們作出恰當的教育,更要多加注意。
無論在捐獻前/後,我們也該對新聞保持高度的關注,不要凡遇上他國災難,不問所以就說捐款,也不要在捐款以後,心安理得,就覺得事不關己;小孩子看到這些,會學的,他們會以為捐了錢就是盡力了,盡力以後就不關心了。對事件的真正理解與關心,才是最重要一環,關心的話,無論捐獻前後,或有否捐獻,關注之情不減。有些人在比對誰有參加賑災,誰沒有,誰在賑災時跑去吃飯,誰沒有──生活如常,不是一種錯,別人的看法,是別人的事,關懷與貢獻,不是做給別人看的。捐款的話,也得告訴孩子「那些錢原本可以用來做甚麼」,例如「現在捐的300元,原本是用來在星期天上館子吃飯的,現在我們把錢捐了,你有沒有意見?」如此一來,小孩會對於「犧牲」有一個較明確的概念,不要只問小孩:你認為爸爸捐300還是500好呢?也避免讓小孩誤以為捐款就是「媽媽用我的名義捐款,賑災節目就會播出我的名字」。
教育的機會,另一個天災給世人的功能。

以現今的科學,世上許多天災都能預測;地震,不能。人類歷史以來死傷人數最多的一次地震,是發生在1556年的嘉靖大地震,震度為8級,非震級最高的一次,卻死了80多萬人,也發生在中國,中國陝西。
好友余廸偉酷愛攝影,曾多次跑到四川各地,舟車勞頓捱眼瞓,為的就是拍一輯好相片,在此鳴謝他借出早前於當地拍攝的照片以刊登。
攝影:余廸偉

新聞片中的災區和當地的人民,原本是這些模樣的……

《核突褲人》連載第三十九回:

上回講到:核突褲人卓韻芝租了一架二十八座旅遊巴去生日快樂。

核突褲人卓韻芝的artproject正式起動!
(如果你覺得生活裏應該多做一點好玩的事,歡迎參與我們的artproject,詳情請看本人的blog)

撰文:卓韻芝
本欄逢周六刊出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卓韻芝自我簡介
納稅分子,正職電台發聲,副業文字發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