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了 - 畢明(廣告腦作總監/影評人)

夠了 - 畢明(廣告腦作總監/影評人)

既說"Thenewblackisgreen",野心和欲望,也應該環保一點。
永遠喜見人類進步得更開明、豁達、decent。
JustineHenin要退休了,才25歲,毅然由世界女子網球頂峰第一種子的王座退下來,我多少有點悵然不捨。打從2001年看見19歲個子小小的唐吉訶德殺入溫布頓總決賽,直撲高她一個頭的六呎猩猩大風車VenusWilliams時,悍然無懼,輸得精彩,我便愛上這小將,自始追看她比賽,認定她非池中物。擊中我的尤其是那漂亮的單臂反手抽擊。
她簽名式的single-handedbackhand,靚仔過JudeLaw,性感過AngelinaJolie。
自小我便覺得打網球的反手要雙手握拍擊球是多麼核突,笨鈍又不瀟灑,也減低了接球靈活度和擊球變化性,但教練和高手都是這樣教你的,古今網壇好手,九成九都是打雙手backhand的;除了現今男女子網球世界第一的RogerFederer和Henin。廿多年前當Roger仔和小Justine還是幾歲小童時,教而不善激死師傅的我便喜歡不按常規就是要單臂打backhand,哼(原來自小本人便有反叛和創作的潛質)。我很清楚要打出她那種質量的單臂反手抽擊要多少苦功有多難:上旋、狠推、狂抽、反殺、𠝹波、輕放、微剔,揮灑自如,連名宿麥根萊都說她的backhand是不論男女子網球中最帥的反手。風雲叱咤過,她的職業生涯贏得七項大滿貫、41項錦標和一個奧運金牌。唯一遺憾是未能一奪溫布頓獎盃。

但,她要退了。夠了,就夠了。即使全人類都覺得她還可以創造更多歷史。現世代,more不再比enough迷人,「足夠」比「多過足夠」更令人滿足快樂。Henin宣布退休時,無悔無淚,因為人生除了網球,還有很多,日後她將投身網球教育及慈善工作。
美國當代思想家(integralthinker)KenWilber認為人類生命原動力的基本來自匱乏(deficiency),因為缺乏、不足、沒有,所以奮力攫取、侵佔、積囤,是表皮底下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像隻厲鬼一樣嚇得人類沒命的張羅,填補一份深淵似的空虛。但進化之後,我們從「deficiency」升格到「being」(現有),從「沒有」到「現有」,甚至乎「有太多」,令能夠進化成「being」的人類向世界出發,拿出自己,回饋社會。夠安全感的人才敢於說不、喊停和付出。當進化到「being」的人的量夠多的時候,就是世界變的時候。
到底,5、6歲便接受網球訓練,某程度Henin是個網球天才童星,球場上的梅艷芳,一生只有訓練、比賽和更多訓練比賽,沒有生活。在她12歲便因癌病去世的媽媽,生前連年帶着小Henin由比利時過法國看FrenchOpen,偶像嘉芙輸了的那年,她10歲,她告訴媽媽:有一天我要在這裏比賽,並勝出。結果她贏了四次FrenchOpen,給媽媽看。在球場上她經歷離婚的痛擊,正當光芒萬丈如日方中時,她果斷放棄事業,即時停賽去挽救婚姻……失敗,之後活得比你好,去年連奪十項錦標。現在選擇退出,因為已沒有了爭勝的欲望,也不渴求更多的光榮和獎金。她說自己從未滑過雪,希望今年冬天,可以滑足一整季,不必時常看錶怕錯過了嚴苛的訓練。聽見會否心一酸?
人生在於過自己想過的活,不過徇眾要求的活。
征戰沙場,因為喜歡;離場,因為夠了。
抓住人生的美麗,固然閃爍迷人;放手,卻是另一種優雅。
Henin12年來亦師亦父出生入死的教練伙伴Rodriguez陪她宣布退休時帶淚說:"Thankstoher,Ibecamesomeone"。在彼此的生命中能有如此深邃的情誼,夠了,已然無憾。
PS. Henin,不應譯作「軒寧」,人家的"H"是silent的。